庄子

所谓天下,其范围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3/4/6 14:44:30   点击数: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天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古籍中,《诗经》之中《北山》一篇记载到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尚书·大禹谟》

“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天下”的意指天空之下的土地海域。囿于时人见识和当时的条件,这个范围极其有限了。

有多有限呢?就夏商周而言,基本上就是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再加上周边未被“王化”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蛮夷之地了。这些地方没有形成稳定的国家,但其活跃的地方离“王化”之地很近,当时的人对其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也被视为王权之下的暂时未开垦之地。夏商时期,国家的疆域主要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则包括了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等地的部分地区。此时君王一旦得到整个国家,也就是“王天下”、“得天下”了。

四夷

先秦的一些思想家倒是对“天下”的范围存在不同的理解。就比如说道家学派庄周在其著作《庄子》中把“天下”描述得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再比如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也提出“大九州”的说法,该学说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实际上只占真正的天下的极小一部分,八十一分之一,但这些观点大多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所以在整个先秦时期,国家就可以和“天下”划等号的,额,至少也是约等号。

到了秦代,始皇帝荡平六国,建立统一王朝,各个郡县的设立,中国的疆土得到极大扩张,“天下”的概念也随之扩大,南边和东边都到了大海边,北边和西边则依旧没有具体边界,只笼统地包含了北方胡人所居之地和西域。

秦始皇

此时,“天下”的范围变大了,实质还没有什么变化,就如同打算盘,以前拨的横梁下的一颗珠子,现在拨的是横梁下的两颗珠子,差距不大。回到问题上的话,“天下”大概还是国家差不多的概念。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中国开始和西亚、欧洲乃至非洲等地的国家有生意往来和文化交往。东汉时期,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作为使者,前往当时的罗马帝国(当时中国人叫它“大秦”),只是因故未能到达目的地。2世纪中后期,罗马有凯撒尊号皇帝,五贤帝之一的马可·奥勒留派使者给汉桓帝送来了礼物。

因此汉代时人们开始知道真正的“天下”要比自己想象的大得多。

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沟通交流不足,信息闭塞(唐代倒是风气开放,但是交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中国人还是习惯性地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日本、朝鲜等附属国在内的区域为“天下”。

这一时期的“天下”这个概念,基本可以和国家地理脱离开了,可以指亚洲和部分的欧洲和非洲。这就是算盘横梁上面的珠子了,拨了一颗,觉得变化不大,但其实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到了清代中晚期,蒸汽轮船和火车应用,加上列强的枪炮,“天下”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蒸汽轮船

到了信息时代,“天下”已消失在历史的书页里,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概念“地球村”。

所以“天下”只是中国古代对于世界的一种笼统说法,不同时期,认识不一样,所指的地理范围也是有变化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50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