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所有痛苦,根源并不是外在遭遇的苦难,而是由于内心排斥,一味与世界对抗的情绪。人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对抗,要学会接受生命中出现的种种形态,不管人生经历了什么,把这些看似糟糕的事情,想要排斥的事情,从内心去接纳,把它们当做生命本然出现的一种状态。不管遇见了什么,都能够坦然的接受,你才会遇见一个更好的人生,抛开对抗的情绪,才能更好的减少内心的痛苦。《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支离叔和滑介叔在冥伯的山丘上和昆仑的虚无之所里游乐观赏,那里曾经是黄帝休息的地方。过了一会,滑介叔的左手长了一个疙瘩,他感觉到惊恐不安,并且厌恶这个东西。支离叔就说:“你讨厌这个东西吗?”滑介叔说:“不,我怎么会讨厌他呢?具有生命的形体,不过是借助外物而形成;一切假借他物而生成的东西,就像灰土微粒一时间的聚合和积累。人的死与生也犹如白天和黑夜交替运行一样,况且我和你一同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如今这变化来到我身上,我怎么会讨厌它呢?”这是庄子通过两人的对话,阐述了人对于外物的一种豁然态度,无论是健康或者是疾病,都是在自己身上的一种反应,当你不在意的时候,这些事情便伤害不了你。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东西并不是苦难,而是自己的情绪。当生命中出现不好的形态时,你越是“对抗”,情绪越是糟糕。而最糟糕的是,很多人对于“负面情绪本身”也特别排斥,比如说有一些人遇到糟糕的事情,他不由自主的会产生负面情绪,这个时候他又排斥这种负面情绪,认为负面情绪又再次伤害了自己,又有二重对抗之心,这就是痛中加痛。不管生命出现了什么样的嘈杂和痛苦,又或者是内心出现了负面情绪,都坦然的去接受。就拿负面情绪来说,负面情绪的出现,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人生的修行和境界的提升,都需要建立在痛苦的负面情绪之上。某一个知名企业的创始人,他说过这样一番话:“顺境不会让一个人成长,只有痛苦才能让一个人变得伟大。”佛家说:“在痛苦中修行”。逆境产生的负面情绪,往往是修行自己的“一叶扁舟”,乘坐这一叶扁舟,你才能上岸。《道德经》中说“福祸相依”,万事好和坏都是互相影响的,那些你认为痛苦的事情,也会孕育着好的影响。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要排斥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心态呢,所以,不要去和任何看似糟糕的事情对抗。古人云:“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世人被外在名利束缚,所以总说“人事皆为苦海”,却不知外面青山绿水,涧石林立,野花与鸟儿同唱,山谷应答着樵夫高歌,这都是人间美景。人世间并非凡夫之地,人生也不是苦海,不过是内心落入繁琐之中罢了。如果说世间的苦海是那些生离死别,那么既然身处于苦海之中,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人生的苦痛呢?因为每一种人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经历亲人的离去,经历爱的人从身边消失等,每一个人都无可幸免。那么为什么还要对抗这些东西呢,既然终究要经历,为什么还要排斥呢?无论遇见了什么,都坦然的去接受,该你遇见的苦难,一个都不会少,但是不该用对抗的心思去面对,该痛苦的时候就痛苦,该哭的时候就哭,哭完之后继续生活。就好像《庄子》之中所说的“呆若木鸡”的状态,以混沌淡然之心处世,以无情无欲之念去面对世间的所有,这种状态才是真正的超脱。
-THEEND-
首届《道德经多维智慧共创实训班》开班!
课程内容
这不仅是一次课程,更是一次训练!课程强化的是意识,而训练带来的是能力!
此活动以张三愚老师主编《新译道德经》为教材,并以张三愚老师线上亲授视频课程为辅助教学,帮助学员以最简单直达的方式深入探究道德经在个人成长、处世哲学、家庭、事业、教子育人、生命健康、幸福力等多维智慧,每位学员一学即会、一用就灵,拿到生活实实在在的结果,从而获得完满、圆融的人生。
此课程将帮你解决
※人生方向:我是谁?我的人生方向在何处?
我理想的人生模式如何设定?
※个人事业财富如何拓展
※健康长寿的秘诀
※家庭,企业如何管理,实现对孩子,员工的“无为而治”
※向老子学习做事做人的“无敌”和“不败“的智慧
课程特色
①高维理论支撑——张三愚老师《新译道德经》独特视角,为你呈现一个全新维度的道德经。
②落地实战:特别开设“落地生根”教学环节,让学员不仅知道“道理”,还通过场景化教学的方式让学员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去践行这些“道理”,真正实现从“知道”到“做到”的落地过程。
③个案解析:根据学员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现场教学个案解析,让道德经智慧直达生活本源,用“道思维”去解“生活扣”。
④多种实修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有冥想、静心茶会、清理等多种修行方法,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落地实修的工具方法。
时间:即日起报名,额满开班,预计年4月24日开班,
每月2次课程,(合计约40课时,含七碗静心茶会)
收大礼啦!
第二期课程中学习视频全部更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