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
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庄子的世界是奇异丰富而哲理的世界。每一种生灵庄子都讲,读庄子次数多了,越来越喜欢庄子的世界,那个世界里有那么美丽的故事和哲理。其中我最爱的是栩栩然的蝶、怡怡然的鱼、飘飘然的鹏和悠悠然的雉。
庄子《齐物论》有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这梦,其实在讲一个深刻的哲理。因为,千百年来,有许多人作了和庄子相似的梦。比如:
伏尔泰:“在作梦的时候,我们总是看见和感觉到一些并不存在的东西;说不定我们的一生竟是一场连续的梦,死才是梦醒的时刻,或者是一场并无觉醒相随的梦境的结束。”
莱蒙托夫在一篇题为《死》的诗里也说:“为一些开着花朵的幻梦所抚慰,我静静地睡着,忽然醒了过来,但醒也是一场虚幻的梦。”
海涅,他在一首叫作《梦境和生活》的诗里告诉人们:“你整个的生活就是一场春梦,而这片刻的时光乃是梦中之梦。”
呵呵,庄生的蝶梦和所有这些类似的梦,无非都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思想。
有人老说有些古文看不懂,那我还是翻译下吧。这段话的意思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这故事的妙处在之一于: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这故事妙处之二在于: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故事虽短,却包含了浪漫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成为了他们经常吟咏的题目,大家最熟的莫过于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而我最喜欢的评价却是来自清人张潮写的《幽梦影》中的一句妙语,可谓是点出庄子哲学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
这该是庄子梦蝶的最妙之处了吧?是啊!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说起来,以庄蝶表达悲剧情绪也很多,李白这首我也喜欢:“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人生本如蝴蝶梦一般,变化莫测,昔日的东陵侯,成了城外的种瓜人,富贵哪有定数,又怎值得去追求呢?
这诗挺深刻,但我更喜欢还是那些身在田园,过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劳作之余手捧《南华》,与庄蝶共舞,尽情陶醉于大自然中的意象。在他们笔下,庄周梦蝶则脱去了上述忧伤的调子,透露着生活的恬淡与惬意。蝴蝶梦抒写着诗人们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
这首是唐人钱起的:“不厌晴林下,微风度葛巾。宁唯北窗月,自为上皇人。丛筱轻新署,孤花占晚春。寄言庄叟蝶,与尔得天真。”人与清风、明月同在,无忧无虑得就像庄周梦中之蝶,率性天真,真得庄子之旨趣啊!
这首也是他的:“药径深红藓,山窗满翠微。羡君花下酒,蝴蝶梦中飞。”其旨趣一样,其意境更美。喜欢赋予庄子梦中之蝶以欢乐色彩的诗文,喜欢把庄周之蝶看作自由快乐的化身,享受梦蝶自由飞舞之乐,毕竟,中国哲学是乐感文化,如蝶一样的栩栩然乐观才是真正的旨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