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03中国历史文人轶事学庄子,做本真自

发布时间:2021/7/9 12:32:14   点击数: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进入音频课程↑

学庄子,做本真自我!

以“无为而治”的思想著称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被称为“老庄哲学”。庄子的作品都收集在《庄子》里面,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就如《庄子.秋水》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个寓言故事: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子一起出去游玩,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

庄子看着水里跃出的鲦鱼说:“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你也不是鱼,本来也不了解鱼。”

庄子又说:“请你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你这么问,说明你已经承认我知道鱼的快乐,所以才会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是在濠水岸边,知道鱼是快乐的。”

是啊,鱼快不快乐,只有鱼知道,庄子怎么会知道呢?逍遥天地之间的庄子,实际上说的是自己的心境;而看重功名利禄的惠子,感受不到,也无法理解。你永远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所以就不会领会到别人想的或者在意的事。

从这个故事中要我们要学会变通,随机应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不要过于计较,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惠子相梁

那时候,惠子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惠子相梁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鵷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说他,起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这则故事告诫我们不要以丑陋的心态去揣读别人,否则会自取其辱,而真善美永远是从容坦荡、无惧无畏的。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

——《齐物论》

意思是说庄周有一次睡觉时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美丽而快乐的蝴蝶,在花丛中自由地飞舞让他感到人生无比的惬意。可是好景不长,一会梦醒了,庄周还是原来那个生活在世俗和无奈中的庄周,自由自在的蝴蝶也不过一个梦而已。可这时,庄周不禁疑问:到底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显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在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体现了作者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讲究一切皆自然!“蝶梦”这个意象耐人寻味的点就在于,它其实暗示了我们人生最根本的矛盾状态:挣扎于梦与现实之间的我们,迷茫、无助、忧愁而又彷徨;但却又始终怀揣着理想,向往如蝶般自由地飞翔。而正是这种“痛”与“爱”交织下的浪漫,才承载着对于生命最本真的体会与感悟。

“庄周梦蝶”的故事因其深刻的意蕴,浪漫的情怀和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而备受后世文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了后世诗人们借以表达离愁别绪、人生慨叹、思乡恋国、恬淡闲适等多种人生感悟和体验的一个重要意象。

曳尾涂中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

这则故事是说的:有一次,庄子在濮(pú)水边钓鱼。楚王想重用他,派了两位大夫去请他,并对他游说:“我们的大王想要把国事付托给先生”。庄子不为所动,手拿着钓竿,头也不回地回答:“听说在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活三千岁。你们的大王非常隆重地用锦巾包好,用盒子装着,珍藏在庙堂里供奉起来。这只神龟究竟是情愿死后留着龟壳被当成宝物供奉,还是喜欢自由地生活在烂泥巴里拖着尾巴爬行”。两位大夫回答:“当然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烂泥土里自由爬行”。

从这个故事中还衍生出一个成语:“曳尾涂中”。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由此可以看出,在庄子的一生中,他视前途为草芥,视富贵如粪土,对自己所处战国乱世有着清醒而独到的认识。除讲学、著述之外,有时靠钓鱼、打草鞋来维持生计,简单而快乐,岂不乐哉!

相濡以沫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篇》

大意为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能及时离开,终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为了生存,两条小鱼相互吐沫来润湿对方。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但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甚至是无奈的。对于鱼儿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海水终于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相忘于江湖。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快乐的生活,忘记对方,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能够忘记的鱼,或许是最快乐的。而如果有其中一条鱼不能忘记呢?对于人,对于感情或许也是如此吧。相濡以沫,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无奈。“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吧。能够放弃,能够忘记,也是一种幸福。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倡导读庄子,读的是一种“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福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的境界;读庄子,读的是一种“不务生之所为,不务命之所奈何”的心态;读庄子,读的是“大道天德,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智慧;读庄子,读的是一种“无欲无求,无执无妄,无来无往”的超脱。我们应该向庄子学习,在这繁乱纷杂的世界中,学会换位思考,朋友之间真诚相待,淡薄名与利,学会取与舍,学会忘记,保持一颗本真的心,做本真自己就好!

END

推荐阅读

高考满分作文PK零分作文,转疯了

长沙某青年老师,写给高三毕业生的一封信!震撼心灵!

李卓:年高考作文深度解析

黎细苗:高考作文(全国卷二)解析

高考作文题目大汇总

欢迎加群交流

长沙初中生作文交流群:

长沙新初一作文交流群:

长沙六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五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四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三年级作文交流群:

长沙二年级作文交流群:

申请入群务必备注学生姓名+年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pj/2158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