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七十多岁时,无法面对动荡不安的时事,遂乘青牛西出流沙。在函谷关,尹喜请求老子把平生所悟著成书册,老子遂洋洋酒洒五千言,几天写出了《道德经》(又名《老子》),尔后独自一人,骑着青牛,消逝于茫茫原野。关尹得之,终日默诵。如获至宝。《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言宇宙之本根,蕴含天地变化、阴阳变幻之机妙,称《道经》:下篇言处世之方略蕴含进退之术、长生之道,称《德经》。书中以“道”来解释宇宙万物之演变,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及民本思想,含蕴深远。《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三部经典思想巨著,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老子留给了后人太多的想象空间,以至人们渐渐将他神化,就连他的出生与去世,都被后人描绘得那样浪漫而传奇。道教更将老子奉为道祖,尊为太上老君。种种的想赋予了老子太多的神秘色彩,然而,真实的老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到底又记述了怎样的智慧呢?翻开他的书,最先接触到的就是他的道。《道德经》不过五千言,讲到道的地方就有七十多处。老子认为,事物种种的玄妙,都是从道中而来,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道究竟在哪里呢?在老子的哲学里,道在宇宙当中,也在茶杯里面:天地当中,有道:一草一木,有道:一器皿,有道:道,无处不在。老子为人们诉说着道、辩论着道、希望人们都能够得道。然而老子所讲的道,并不总是那么高高在上,玄而又玄的。老子的人生哲学中,还蕴藏着很多从生活中升华而来的智慧。我们想象一个太极高手推手,便可以将一个大汉掀翻在地,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位围棋高手,若要立足处,眼观全局,需要何等的境界?老子说“知白守黑”,这样才能达到一种更高级的层次。这就是老子的智慧,朴素而深远,给人们一种人生的启迪。然而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言简意赅的《道德经》未免玄而又玄朦胧难解。加上历代后学玄风盛行,对《道德经》的解释多有断章取义之处,从而曲解了道家文化。历史上很多名人也都对《道德经》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而美国的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也曾说:除《老子》之外,我们将要焚毁所有的书籍,而在《老子》中寻得智慧的妙要……两千年前,老子骑青牛,西出流沙不知所终。两千年后,我们手捧《道德经》—他过关前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默默地读着这个老人所说的一切,如奉圭臬。它像一部谜书,给后人留下了说不尽的话语空间和想象空间。老子所阐述的道”之精要,人们未必能够全部理解,但是他所说的抱朴守真、轻利寡欲、绝巧弃智、致虚守静、无私不争、无为不矜等处世原则,即使今天读来,仍使人收获颇多。这一本凝聚生命智慧的经典之作,将帮您开启人生智慧之门。宇宙万物皆有道《道德经》一书尽现老子“无、道、德”之精神境界与朴素、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老子认为世界本生于无,“道”从“无”中创造并主宰世界,其道家哲学处处皆精妙。道家人物概况老子(公元前-公元前)问礼老聃:老子,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博学多才,所著《老子》一书幽微精妙。《礼记·曾子问》曾四次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出关:老子西出流沙。在函谷关,应尹喜所求将平生所悟著成书册,即《道德经》。尔后独自骑青牛,消逝于茫茫原野。列子(战国前期)列子御风:列子,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庄子·逍遥游》中描述他能驾风行走,样子轻盈美好,十五天后方才返回。庄子(约公元前-公元前)鼓盆而歌:出自《庄子·至乐》。庄子妻亡,他坐地上敲着瓦盆唱歌。生死如四时运行般自然,故无需哭泣。后以鼓盆而歌表示丧妻之痛。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子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陶弘景(-)陶弘景,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陈抟(-)陈抟老祖,本名陈抟,道号扶摇子,生于老子故里,隐于华山云台观,五代时期最著名,最神秘的一代宗师,民间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睡仙,一生只留下一本书传世,名曰《心象篇》,字字珠玑,句句灵验,短短数百字,便能看到人生百态,世间万物。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my/26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