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4 15:37:31 点击数: 次
——继周堂隨笔之一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子承父业,恪守父训,矢志写一部史书,一生为写史书而忙。受宫刑后大狱里蹲着、心里苦着、下身疼着,一切都忍受着,痛苦并快乐着,痛苦也坚持着,终于写成了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史记》是伟大的、司马迁是了不起的!哲人庄周子先生的生平与老子、韩非子、申子合在一起,成为《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等等,虽然只二百九十多字,却是有关哲人庄周子休先生最早、最完整的记录。司马迁说庄子蒙人,没有说蒙是封国还是宋国属地,更没有说蒙地的准确位置。以至于前天、昨天、今天的学者们为此大动脑筋、大伤脑筋,翻古书、找实物、搞调查,不计劳心、劳身之苦,考证蒙在哪,真心地想弄明白是什么样的水土孕育成就了庄子这个光照千秋德泽万代的思想家;真心地想搞清楚庄子这个名贯古今学誉中外的哲学家他他他在哪生活、课徒、终老,有什么样的阅历?在前天、昨天,有人为这事而标炳学术史,在今天有人为这事而称誉学术界、当上了教授,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黄河两岸大江南北,不少的县、市为提升知名度,争相做名人故里,坊间有传言,潘金莲也被一个地方标榜。地方政府主动作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邀请些读书人参与其事,于是名人故里之争此起彼伏,甚者聚众挥拳。庄子故里在哪?也是喋喋不休、莫衷一是。大致在豫东、皖北、鲁西有五个地方,说二千多年前,庄子休先生他老人家在那地方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终老;他老人家在那地方垂钓、打鸟、粘蝉、卖草鞋;他老人家在那地方与惠施互掐、糟践曹商,学不界称之为“三省五地说”。五地为自圆其说都组织了班底,把从唐宋到明清正史的、野史的,国家的、地方的,官方的、民间的,凡是文献中沾边的、相关的再加上传说的都整出来,然后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精心研究认真研判,细致分析充分论证,尽最大努力争取用最充分理由的说明,“咱这地儿”是庄子故里。疑点来自《史记》,不知道伟大的了不起的史学家司马迁他是一时疏忽?还是从实所记?“庄子者,蒙人也”。啥呀?蒙人也!蒙是一个方国吗?蒙不是周灭商后的封国。蒙是宋国属地?那司马迁你应该记为“庄子者,宋蒙人也”。当然,这样写,不合乎司马迁你的写作习惯。如果说蒙是宋国属地,今天的豫东商丘周围、鲁西南聊城、荷泽一带春秋战国时期的宋领地,为什么没有一个以蒙为名的县镇?搞不清楚,也没有人能搞清楚。如果说庄子休先生为宋之蒙人,为什么庄子休先生总拿宋人开玩笑?他挖苦宋国大商人曹商、讽刺宋国民营企业家资章甫。庄子休先生他他他难道不愿睦邻、不爱家乡、不爱国家?愿做一个不爱国世人共愤的公知?如果说庄子休先生不是宋之蒙人,为什么宋国君、宋国人、宋国在《庄子》一书频繁地出现呢?看来,需要说司马迁几句,司马迁你的的确确的读了不少书,你确确实实翻阅过不少皇家档案;为验证书籍档案的真实性你还实实在在地作过实地考察。司马迁治学、写书相当严谨,不象今天的些许教授,读书坐不住冷板凳、做学问不用心又无才、说起话来不过脑、写文章或剪刀加胶水或在电脑上划拉,没立场、没品格,学风不正学术不端。司马迁你写《史记》是真的很认真,用心、用才、用德、用见识,那那那那,周武王灭商后没有封个蒙你会不知道?庄子先生,您老人家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终老、濮水垂钓、借粮河监侯、与惠施濠梁吐口水、仙逝葬身的地方,这这这这,究竟在哪儿?我给您跪了!庄子先生,我把您写的内篇和您的门人所写、署您名下外篇、杂篇认真地翻翻,发现有几个问题,在此叩问,顺便说一句,我是认真的。叩问,在《庄子外物》一篇中您讲到,您老在家里很穷,可能是粮食囤见底了,您老不得不拖着饥瘦的身子、低下高昂的头去找河监侯借粮,被高高在上、毫无义字可言、满脑子刁钻的河监侯婉拒后,您给他讲了“涸辙之鲋”的故事。这事是真的?如果这事是真的,我可以不可以认为,您和河监候不仅很熟而且相距不远,您家住在黄河边?庄子先生,地球人都知道,您老是个说段子的高手,如果这事仅仅是个段子,因段子中拒贷的是河监侯,我可以不可以认为,您和河监候是近邻,您家住在黄河边?叩问,在《庄子外物》一篇中讲到,楚国国王愿“以全境累矣”派二个大夫作特使带重礼去找您,您不为权位所动、矢志作隐,拒绝了高官厚禄,这事是真的?如果这事是真的,二个大夫找到您时您正在濮水钓魚,我可以不可以认为,濮水流经您的村头?庄子先生,地球人都知道,您老是个说段子的高手,如果这事仅仅是个段子,因段子中您老人家会客在濮水岸、会谈垂钓中,我可以不可以认为濮水流经您的村头?叩问,庄子先生,您曾做过漆园吏,当然,您后来炒了领导,辞职不干了。这事是真的吗?如果这事是真的,您炒领导辞职不干,我想绝对不会是待遇问题,楚国相位您老还没看上呢!您炒领导辞职不干不会是因为异地为吏吧,如果不是异地为吏,您上班的地儿离家不会太远,有学者考证漆园得名于漆水。庄子先生,我可以不可以认为您老的家园在河、濮、漆水三者交汇地?这个地区是您老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终老、垂钓、借粮、与惠施打嘴仗吐口水、仙逝葬身的地方?叩问,庄子先生,从您老著述看,您生前接地气的很,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朋友多是些下层人,如杀牛的、做车轮子的、粉刷墙壁的、打石头的、相狗的、杀猪的,甚至斗鸡的、耍猴的等等。官场中、文化圈子里中好朋友只有一个,那位宋国人在魏国位高权重的惠施。您书中有二十二次对话记录,其中有十次是与惠施的。您二人是很好的朋友,不见极想念,见了就是相掐、就是开涮、就是互嘲的好朋友。您老的妻子死后,惠子能去吊唁而且对您老敲着盆唱歌极为不满,大加批评,应该说他是您很交心的、对您的事很上心、很够意思的朋友。惠子先您驾鹤西遊,您打惠子墓前经过时,给隨行人员讲了一个运斤成风的故事,还流露着真情、充满遗憾的说,“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我可以不可以认为,您老与惠子鄰村或相居不远?找到惠子的故里、墓地位置,就找到您老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终老、垂钓、借粮、与惠施打嘴仗吐口水、仙逝葬身的地方?叩问,庄子先生,您老有家室有后人,您老羽化成仙驾鹤西遊忝列仙班设座瑶台后,您的后人是不是都固守着家园?随着寒来暑往斗转星移而瓜瓞延绵开枝散叶?他们应该在东汉后期后就以您为荣;他们应该在唐玄宗李隆基诏封您老为“南华真人”,《庄子》这部书为“南华真经”后因您自豪;他们应该自觉地在您的诞辰和忌日祭拜您。您老在天之灵知道,咱中国人有一个文化传统,就是推本溯源慎思追远奉先思孝,在农历十月一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生忌日祭奠先人的传统。您老东汉以后被道教奉为祖师,那粉丝多了去了,唐皇帝李隆基宋真宗赵恒都诏封您老为仙人,金口吐玉言、以国家的名义号召全国人民尊崇您、信仰您、祭拜您。您老在天之灵知道,唐以后历代皇帝对圣人地望地和后代都减免赋税和徭役,以作祭奠所需。可以肯定地说,您老的后代坚定的、坚强的生活在您老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终老、垂钓那地儿。您老在天之灵护佑着他们,他们也都时刻追念着祖德恪守着宗训、一代接着一代的守护着您老留下的家园和您老的墓地。庄子先生,我找到堂号衍传、祭您诞辰奠您忌日、守护您的墓地庄姓族群的居住地,是不是可以认定为那地方就是您老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终老、垂钓、借粮、与惠施打嘴仗吐口水、仙逝葬身的地方?庄子先生,您老在天之灵知道,唐朝天宝元年即公元770年,唐玄宗李隆基颁布诏书,御封您为为“南华真人”,与冲虚真人列子、通玄真人文子、洞灵真人庚桑子并尊为四大真人。诏改您老的《庄子》为《南华真经》,与《冲虚真经》《通玄真经》《洞灵真经》合在一起为《道德经》之下的四大经书。想来唐玄宗李隆基颁布诏书那可是国家意志,不会是用屁股决定大脑或大头一发热想出来的,那是他身边的大官们、学者、高参的集体智慧。那我想问您,他为什么诏封您为“南华真人”?为什诏改您老的《庄子》为《南华真经》?南华是什么意思?您老仙逝后,学者考证。有的认为,是因您老生前村子附近有一山叫南华山,也有人说您老生前村子附近有一地叫南华。庄子先生,如果我找到历史上曾经以南华命名的地方,是不是可以认定为那地方就是您老生活、为吏、隐居、著书、授徒、终老、垂钓、借粮、与惠施打嘴仗吐口水、仙逝葬身的地方?作者:庄桂森编辑:庄恒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my/187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