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南华世界里的ldquo真人rdqu

发布时间:2020/10/4 15:36:54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307/4781947.html
本文根据太易先生在大道家园羲黄讲堂的录音整理。如有文字差别,以太易先生现场录音为准。索取音频及进分享群请联系至真师兄。号太始子,道家文始派(麻衣道者--陈抟--张无梦--贾得升—终南宁氏一脉)易道医三位一体全法全诀传承人。(点击更多)姑射神人若冰雪,江湖齐物人间世———走进庄子的南华世界(五)(续前)太易先生:好,接下来这个环节我们看看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要捋清楚庄子这个人,我们就要先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庄子生活的年代,距离轩辕黄帝已经余年(我们上一节讲的就是轩辕黄帝的《阴符经》),正处于天下割裂、群雄纷争的周朝末期,这个王朝已经到了一个分崩离析的时候。这是个历史的分水岭。庄子之前还有一个道学巨人——老子,生活在春秋年间,而庄子是生活在战国年间。所谓“春秋”是以当时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来命名的。战国的名字则以西汉刘向的史书《战国策》为命名。这两个时期,在名义上,基本还是属于东周的范畴。这个时期,周王势力减弱,进入诸侯割据争锋、社会风起云涌的历史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春秋年间,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所杀,52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多起;而战国年,也至少有多起战事。无数平民流离失所,无数士兵沙场饮血,有无数生灵涂炭的人寰悲剧,也有无数“昨日贵胄公侯、明日阶下刑囚”的人间冷暖……可是,恰恰是这个时期,是华夏文明大融合的时期,也是我们羲黄民族炎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诞生的文化巨人灿若星辰,诸子学说上千家,最后形成在历史上有深刻影响的学派,也有10余家。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的诸子,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石,照亮了人类思想漆黑的夜空,成为了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轴心,这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都非常特殊。览阅尘封而又鲜活的历史,很多人都经常出现错觉:当今天的世界迎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又一个诸子百家时代展现在人们眼前。今天的百家,已经是全球范畴的百家,今天的诸子,已经扩大到世界范畴的诸子,这是个被放大的诸子百家时代;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诸子总是要归于大道,百家也是道学的不同分支——这是文化的根本规律,也是时代的必然。我们来看看战国时代。它上承春秋乱世,中续百家争鸣,后启大秦帝国。这个时期,图强求存是各诸侯国主旋律(因为你不强大,下一个被灭掉的就是你),因而才有了苏秦、张仪等纵横家施展才华的舞台,也有了孙膑、庞涓战场争锋的根本驱动力。随着兼并战争的进一步加剧,产生了所谓的战国七雄,分别是:燕、赵、魏、韩、楚、秦、齐。但是战国时期,不仅仅只有七个国家,这时的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宋国、卫国等小国。我们这次话题的主人翁庄子,就是生活在宋国的蒙地的一位管漆园的小官。历史上真实的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看法。或许在庄子本人眼里,身份就是个外在的虚拟幻象。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庄子是个对修道有着深刻体验且实证层次到达了究竟透彻的人,是个究竟证道的人。他是个撇除了浮华及一切非本真幻象的一个真正的人,可以简称为“真人”。甚至我们发现,《庄子》名篇《大宗师》里面,“大宗师”的原型居然很像庄子!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为什么这么说。到达至道修炼的最高境界称为“真人”。在庄子看来,“真人”才是大宗师。我们看看庄子定义的“真人”都有些什么样的标准呢:1、不逆寡,不雄成,不谟(mó)士逆,是违背的意思。寡,就是一、少;大道的规律少而精。“不逆寡”就是不违背看上去微乎其微、微不足道的大道之根本规律;“不雄成”就是说不力求成功;(这与我们当代大多数人刚好相反)“不谟士”:这里说的“谟”通“谋”,“士”通“事”,意思就是不为世间一切事物操心谋划,任何事物都不会让他忧心——这三句话,就把一个逍遥自在、超然物外的真人形象给活泼泼地勾勒出来了。2、登高不栗(li),入水不濡,入火不热这第一句话(登高不栗)还比较好理解,二三句话就显得不可思议了。为何会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呢?濡是沾湿的意思,入水不濡就是说,跑到水里不会被打湿掉。而火的温度一般都有多度,正常人别说掉到火里,就是靠近,都觉得很热。那么我们联系至道修炼里面典型的成就——阳神成就,才可以恍然会心理解——阳神具有什么特性?用《心印妙经》里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阳神不受重力及三维物质的影响,甚至可以打破时空禁锢,在大道家园之中央——神洲净土里面“百世一下”(一百世才下来一趟),物理意义上的水火,当然也就不能够构成障碍和威胁了。3、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人生,无非就是醒和梦两种状态。“其寝不梦”说明睡眠质量好,“其觉无忧”说明清醒时候生命质量好,两者加起来,这个人的生命质量度就足够饱满了。当代社会的人,睡着的时候大多睡眠不好,老是易醒;醒来后呢,则梦魂颠倒,常常好像在梦中。他们应当可以体会到句子中透出的平淡至极的真乐;而“其食不甘”,则是没有分别心的状态下,对事物乃至其他感官享受无动于衷的描述;“其息深深”,则是描述胎息,深长到脚后跟——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真人之息以踵”。4、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生,凡人之所好;死,凡人之所恶也,不以生为喜悦,不以死为悲哀而厌恶,非真人不能也。5、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不相胜”就是不相互对立;不相互对立,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真人的最根本特征。庄子对真人的描述,与《黄帝内经》、《淮南子》等等经典对真人的描述基本一致,构成了描述达到至道修炼最高层次的“人”的基本特征,经过后世两千多年的实践,丰富了其内涵,也验证了它的准确性。比如:对胎息的描述,比如真人无梦的特征,比如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在至道修炼的后期,都会一一出现。文为心声。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时,作者往往会把自己生活感悟投射到文字上面,这是个常见的现象;在道学经典尤其如此,对于修炼境界的描述,非过来人不能言一字。所谓“欲知三叉路,需问过来人”;庄子对真人境界的准确描述,分明显示出,他是有功夫的,并且是修炼功夫达到了真人层次之后过来人的现身说法。以此观点,我们再联系庄子惊世骇俗的傲世行为,或者可以得到更合理的解释。我们看几个庄子的小故事:1.庄子却聘(附: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楚威王听说庄子才华绝世,遣两大夫重金欲聘请庄子,庄子婉拒了,说:楚国有神龟,死去了三千年而还被供奉在庙堂之上。但是作为龟本身,它是选择为了死后留骨而尊贵,从而牺牲掉生前的幸福呢,还是选择生前就快乐地拖着尾巴在泥土之中舒舒服服地游曳比较好呢?我想我还是选择后者吧。——这,岂不是“不雄成,不谟(mó)士”的写照么?2.鼓盆而歌(附: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庄子妻子去世,他敲盘而歌。惠施(庄子好友)问他:你的妻子为你养儿育女,操劳一生,她去世你不哭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敲盘而歌呢?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她刚刚去世的时候,我岂能够不悲伤呢?但是我细细地观察她的一生,就发现:我的妻子,她一开始并没有生命,非但没有生命,就连形体也没有,非但没有形体,甚至连“气”都没有。在没有生命之前,她混融于恍惚杳冥的大道母体之中,“一觉而动”入于人间母腹而有气。这细微的气发展成为有形有象的胎儿,随着胎儿脱离母体,就变成独立的生命,现在又变回连生命都没有的死亡状态,她只是回归大道母体而已;她已经与春夏秋冬四时同体,安然地躺在大道家园这个巨大的屋子里,我却为她嗷嗷大哭,岂不是太不明智了吗?——这刚好就是“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的真人写照。3.庄周梦蝶(附: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还有著名的庄周梦蝶,庄子梦为蝴蝶,栩栩如真,轻快自如,当他重新回到身体,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明眼人可知:这种奇特的体验,实际上就是至道修炼里面,阳神化蝶出窍的内景。庄子因而提出“周与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里说的物化,就是后世至道修炼的羽化;阳神化蝶而出的庄周,在太极之中、无极之野逍遥自在地遨游,在道学史上留下绚丽灿烂、浓墨重彩而又深邃无垠的一笔;庄子的生命,在化蝶的一瞬间,已经打破时空维度的束缚,打破世间名利、物质乃至身体的障碍,脱然地回归大道家园之最中央——神洲。神洲者,真人居住之洲也;就是无极之野,太极之中——这,岂不是“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的真实写照么?从庄子的视名利如敝履的高达,我们看到了超凡脱俗的庄子;从庄子哭妻而又转哀为乐的离奇,我们又看到了有血有肉而又敢于直面生死的庄子;从他蝶梦而发天问之绝唱,我们又看到了作为诗人的庄子……。一部《南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庄子,或许,当我们真正读懂庄子的时候,我们自己就生活在真实的《南华》世界里面,蝶梦而逍遥了。(未完待续,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my/1868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