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每次读这篇《逍遥游》,总能醉心于庄子心游天地、自在忘我的精神世界。世人有谁不艳羡庄子逍遥快乐,可现实常常告诉我们,快乐是与金钱挂钩的,只有挣够钱,才能买到快乐。其实,读懂了庄子,你就会明白:
经典剖判拥有三无身份后,自然要诠释相关思想。因此,庄子开始写故事,标题就是齐物论,旨在为浑然一体的哲学价值进行镀金和抛光。像玩橡皮泥一样,倡议人们把自己和万物捏成一个不伦不类的球,然后顺其自然地滚动在天地之间,一任风霜雨雪,一任苦辣酸甜,无声无息地对真伪,不痛
一、庄周梦蝶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畅,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庄周了。但是,庄周突然醒来之后,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蝴蝶变成了自己。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李煜曾有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主播:齐美扎西老子没有事,庄子有事么?庄子也没有事。庄子甚至连为官府管理书籍的事也没有干过。庄子是个能力出众才华超群的人物,这样一个人物却不屑于做任何事业,夫妻二人躲到山里猫起来了,一猫就是一辈子。这个世界的人都在折腾,大人大折腾,小人小折腾,有本事的人主动地
免费领取?唐代诗词鉴赏视频教程(全40讲)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交,互相之间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黏人,在常人看来,就像白水一样的淡。淡淡相交得长久,淡淡相交,浅浅欢喜,聊得来,说得开,不掩饰,不累心,这是一种舒服的状态。人一方
《庄子·大宗师》第四段是全篇的高潮与中心。从与第三段的关系上说,本段是对第三段所勾画的一个万化而未始有极的大运化图景之具体的、气象博大的展开——对宇宙和人文世界的形成、人文历史的发展之神话式描绘,以及通过南伯子葵与女偊的问答,阐述学道的过程及其所能达致的
《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开篇,包含了庄子对“道”的领悟,寄托了庄子对于人生追求的深刻寓意。要读懂庄子对“道”的领悟,要读懂庄子的人生追求,不可不读《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资料图)1鲲化为鹏《逍遥游》开篇就讲一条名为鲲的大鱼化身为鹏遨游天际,飞往南海
文稿儒风君原创万物皆彩,唯有影子灰暗。羡慕可以是激励,却不能是低劣的模仿;羡慕可以是动力,却不能是得过且过的颓唐。道以自然,当应固守其心;人有大智,何妨随性而为。01羡慕止于远远欣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棵树:大而无用,不碍逍遥惠子是庄子的好友,也是思想辩论的对手。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有一棵大树,它的树干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你的言谈,就像这棵树一样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
作者:谈虎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当一个人决意要作出装睡的举动,任你如何呼喊也不能让他“如梦初醒”。同样,当一个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他的任何行为都有他的理由,哪怕是 了别人,也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连一句表示歉意
遇见你。在最美的时候庄子蝶一如何遇见你,春天的花开了,鸟儿也在微笑,我的艳阳天空高照这是最美丽的时候,如同青春的花季河水欢唱,雄鹰飞过了高山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在安排,如同上天安排星星和月亮拂动着微风,安排我们跨越天河,遨游心之海洋遇见你,在我们最美的时候,在花季
9.刻意以篇首两字作为篇名,“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砺自己的心志。本篇内容是讨论修养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养要求,只有“虚无恬淡”才合于“天德”,因而也才是修养的 境域。全文较短,大体分成三个部分, 部分至“圣人之德也”,分析了六种不同的修养态度,唯有第六种才值得
12月9日上午,由省作协主办的王卫民小说集《野庄子》研讨会在西安举行。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钱远刚出席并讲话。《小说选刊》主编王干,《当代》主编孔令燕,省作协副主席李国平、王海,省内 文学评论家李星、邢小利、冯西哲、段建军以及多位省内作家参加。研讨会由省作
序郑福田何奇先生系列书法集编成,即将付诸剞劂,嘱我为序。我未加思索便接受了任务。当时颇有私心,以为给何奇先生的书写序,得到学习机会的是自己,得到受用的是自己,最终成就的也是自己,其结果往往一如人们熟知的附骥攀鸿故事,所以十分高兴。然而,甫一转念,便感到压力山大
第二十四篇·徐无鬼本篇的篇名《徐无鬼》是一个人的名字。徐无鬼据传是魏国的隐士,可能也并非真隐,否则也就后世莫传焉了。全篇宣扬“无为”,反对“有为”。治天下要无为,修身心要无为,看问题要无为,即使运斤成风中所说“惠施”,也是为了通过跟惠施“有用无用、有为无为”争
17.天地“天”和“地”在庄子哲学体系中乃是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祖,一高远在上,一浊重在下,故而以“天地”开篇。本篇的主旨仍在于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跟《在宥》的主旨大体相同,表述的是庄子的政治思想。全文可以大体分成十四个部分。 部分至“无心得而鬼神服”,阐述无
13.胠箧“胠箧”的意思是打开箱子。本篇的主旨跟《马蹄》篇相同,但比《马蹄》更深刻,言辞也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全篇大体分成三个
6.养生主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
31.寓言“寓言”本是篇首二字,但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所谓寓言,就是寄寓的言论。《庄子》阐述道理和主张,常假托于故事人物,寓言的方法正是《庄子》语言表达上的一大特色。全文大体分成六个部分, 部分至“天均者天倪也”,讨论了“寓言”、“重言”和“卮言”,指
7.应帝王《应帝王》是《庄子》内篇中的 一篇,它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庄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基于“道”,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浑一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分别和不同,世间的一切变化也都出于自然,人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基于此,庄子的政治主张就是以不治为治,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