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哪些人受到了老子自然思想的影响
受到老子自然思想影响有:关令尹、孔子、庄子、列子、韩非子、杨朱、宋钘、尹文、管仲、张良等。
关令尹
老子写完《道德经》西出函谷关隐居,所以关令尹喜应该是老子的第一个传承人。据记载,关令尹喜也隐居了,应该是领悟了《道德经》的思想精髓。
孔子
孔子问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意思是:你所研究的学问,都是已经去世很久的人所言.但是对这些很久以前的人说的话,要活学活用,不可拘泥执着.时运到了,君子应乘时而起;时运未到,任你本领再大,且千方百计,仍不为世所用.我听说,真正的富商大户,在表面反而绝不张扬财富;有大德之人,表面上反而大智若愚.所以,你应该少一些骄狂之气、去除渴望建功立业的多欲之心,更要少一些试图改造这个世界的幻想.所有这一切的功名利禄之念,都是于身心无益的.我所能告诉你的,就这些了.)
所以孔子得传于老子的“道经”“德经”真谛,成为后人敬仰的圣人。
对诸子百家的影响
老子思想博大精深,对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明代宋濂《诸子辩》中说,先秦时期所出现的诸子百家,如有儒、道、墨、法、农、杂、阴阳、纵横、小说家等都在某些程度上真传《道德经》、有所取舍而自成一家。
明代宋濂《诸子辩》中记载:聃书所言,大抵敛守退藏,不为物先,而壹返于自然。由其所该者甚广,故后世多尊之行之。“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意思是:看它看不见,称它为“夷”。听它听不到,称它为“希”。摸它摸不着,称它为“微”)。道家祖之。意思就是老子所说的“道”,你看,看不见他;你听,也听不到他;你用手抓,也得不到他,所以道家把老子奉为道家的祖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意思是: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阴。玄妙阴阳之产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神仙家祖之。意思是神仙家认为“谷神”是不会死的,玄牝之门是所有生命之门的门,是天地之间所有万物的根源。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攮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儿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意思是:兵家说:我不敢主动出击而宁愿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宁可后退一尺。这就是,虽出动跟没出动似的,虽举起臂膀跟没举似的,虽面临敌人跟没有似的,虽手拿兵器跟没拿似的。祸患莫过于轻敌,轻敌就会丧失“三宝”。所以两军势均力敌时,哀兵必胜。)。兵家祖之。意思是兵家不敢凭借武力向前进得到一寸;如果两边兵力相等,或两军对阵的时候不要“敢为先”,要示弱,才能取胜。
庄子、列子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挫其说,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王之先”(意思是:道体虽然无形无相,其体至虚,是空性的,但充满于天地万物之中,因为道是无形无相看不见的,所以道之用无穷无尽!道体像深渊一样寂静而深邃,却能生化天地万物,而且生而不有,不作万物的主宰,所以是万物之宗主。)。庄、列祖之。庄子、列子提取老子的思想精髓,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著作《庄子》、《列子》,认为“道”体无形无相,至虚而空性,但却充满天地万物之中,所以道之用无穷无尽!
韩非子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意思是:想要收拢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让它强大:想要废除它,必先推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申、韩祖之。韩非子受《道德经》影响,著有《解老篇》边和《喻老篇》两个读书札记。韩非子发挥了权术的内涵,最终导向法家。法家从政治权术的视角将老子思想发扬光大,用兵之术在于欲擒故纵。司马迁曾经把老子、申不害、韩非子归为一类
杨朱
杨朱,在战国时代的社会影响非常大。天下的世人不是跑到墨子门下,就是跑到扬朱门下,他对老子思想的基本理解就是“贵己”。
尹文、宋钘
文子,根据西汉记载,此人是老子的早期弟子,著作《文子》一书而传世。
稷下学派非常重视《道德经》学习和发扬,他们中的名流人士被认为是老子的门人弟子或者是秉承老子思想的人物,司马迁列举的都有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另外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记载有17名学士受老子思想影响,最著名的是宋钘、尹文。
管仲
齐国人管仲受老子影响深刻,《管子》内容非常复杂,涵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农家、墨家等很多东西,这些都与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
张良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意思是:以无为、清净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不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张良祖之。西汉时期的张良学习老子思想,帮助汉高祖刘邦打江山,“天下无为而治”,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萧规曹随,讲的是萧何对老子思想的运用。主张不要过多的折腾百姓,强调休养生息,各种条例不要朝令夕改,让老百姓自己修正自己,做到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