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

发布时间:2023/12/6 10:03:29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59981.html
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谶纬学说是怎么回事?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被汉光武帝刘秀之后的人称为“内学”,而原本的经典反被称为“外学”。谶纬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时。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清谈是怎样的一种文化现象?清谈,又称“清言”,流行于魏晋时期。汉末中央政权瓦解,地方势力上升,儒家经典随之衰落。乱世之中,老庄思想逐渐抬头,一般文人不谈俗事,不谈民生,为老庄立论,大振玄风。其中最常谈的是《周易》、《老子》、《庄子》,称为“三玄”。“清言”在当时很流行,特别是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更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他们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由于上流社会的普遍参与,“清谈”成为时尚。什么是心学?心学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明朝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虽有时同属宋明理学之下,但多有分歧,陆王心学往往被认为是儒家中的“格心派”(一称“主观唯心主义”),而程朱理学为“格物派称“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强调“心外无物”一、“心外无理”的心本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以及“致良知”的伦理学说和修养论乾嘉学派有哪些主要贡献?乾嘉学派的贡献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集历代特别是明末清初考据之大成,把中国古代考据学推向高峰,形成独具特点的考据学派。二、对我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使丰富的文化遗产赖以保存,并为后人阅读、利用和整理提供了方便,奠定了基础。三、乾嘉学派中有许多严肃的学者,在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上,严谨踏实,一丝不苟,而且还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52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