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庄子4大成语大境界,大智慧,自在逍遥
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更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哲学家、文学家。
庄子一生追求“逍遥”的境界,他将自在逍遥的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
不同于其他诸子百家的作品,《庄子》运用大量奇幻的寓言故事,将微妙难懂的哲学道理说得引人入胜。
今天为大家节选4大出自《庄子》的成语,品读经典窥一斑可知全豹,一起领略庄子自在逍遥的人生观。
《庄子》4大成语一:白驹过隙
释义:形容时间过得极快,比喻人生短暂,光阴易逝。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译文:人降生在天地之间,生命短暂得就像一匹骏马穿过狭窄的通道,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我们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我们凋零而亡。
哲理:凡事不必太纠结执着,刘邦的皇后吕雉曾劝诫他人:“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庄子》4大成语二:巢林一枝
释义:成语用来比喻为人安守本分、不贪心、不贪多。
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译文:鹪鹩在森林里筑巢,树木、枝丫众多,但鹪鹩只占用了一根树枝而已。
哲理:“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人生在世知足常乐,不必太贪婪。不论拥有多少物质,我们睡觉只能睡一张床,吃饭也只能吃下有限的食物。
《庄子》4大成语三:对牛弹琴
释义:比喻办事说话不看对象,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音律的人谈音乐,白费劲。
出处:《庄子·齐物论》“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晋·郭象注:“是犹对牛鼓簧耳。”
译文:他们将自己的才华展现给世人看,但世人并不能理解。晋人郭象注解道:“只是对牛弹琴而已”。
哲理:对牛弹琴、对牛鼓簧,旨在告诉大家说话做事要注意对象,佛渡有缘人,思想层次若不在一个境界上,则多说无益,对方难以理解。
《庄子》4大成语四:井底之蛙
释义:井底的青蛙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以为世界就只有井口那么大,讽刺目光短浅、见识少的人。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译文:我们不能同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因为它受限于空间;我们不能同夏天的虫子谈论冰雪,因为它受限于时间。
哲理: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眼界与心胸也会因此不一样。但是眼界格局一旦局限,则难成大事。人活一世,眼光一定要长远,内心格局一定要大。
(附注:国学史记原创,文献参考:《庄子浅注》、《庄子哲学》等,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