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语文教科书为何要删除卖油翁最后一句专
历史家的职责是要确切、真实、不感情用事;无论利诱威胁,无论憎恨爱好,都不能使他们背离真实。——塞万提斯(西班牙)
文章类型/历史见闻
字数
,阅读约3分钟
众所周知,凡是能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经典之作。因此,编写教材的专家在决定哪些文章可以选,选在哪个阶段,是否有必要删减一些内容等问题上,都需要慎之又慎,因为中小学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教材和文章的内容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
文章希望传递给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极为重要,因此删除了很多经典文言文。有这么一篇文言文,专家们把它编入课本时,把最后一句删掉了。这篇课文就是“卖油人”。《卖油翁》入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是北宋欧阳修写的寓言。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欧阳修通过卖油喝油和陈药子射箭这两个故事,向人们诠释了“熟能生巧”,“世外有人”的道理。我们上高中时,老师在解读“卖油人”时,总是告诉学生,不管做什么,只要肯努力,多思考,多实践,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语文课本上“卖油人”的最后一句是,“康素笑送。”但翻阅欧阳修原文,背后还有一句:“这与庄生所谓‘通牛轮者’有何异?“《卖油人》的篇幅很短,专家为什么要删掉最后一句呢?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这和庄子讲的熟练工人扶牛平轮的故事有什么区别?’。
其中有两个典故,熟工解牛,轮平轮平。熟练工人解牛的成语典故出自“养生大师庄子”。熟练工人为文辉军解牛。其手之触,肩之倚,脚之走,膝之踏,击之声,刀之弹,皆在中。“大意是说,经过多次练习,就能掌握客观规律,处理起来游刃有余,灵活机动,这和卖油的,陈尧子说的射箭一样。
问题是,它出现在车轮平,车轮平的典故中。出自《庄子·天道》。意思是说,轮平为齐桓公制作车轮时,齐桓公正在诵读圣人留下的经典。伦边问圣人现在在哪里,齐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伦边说:“你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其实,伦边希望齐桓公能通过自己的修行获得真理,而不是去读圣贤的书。
齐桓公很生气,要栾卞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他说不出来,他就会被处死。轮平不慌不忙地说:“轮,徐是甜而不实,疾是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说,有几个在其中。臣之子不能比,臣之子不能收之于臣,是走七十岁与轮。古人已死,而君之读书人与古人之糟粕,已为夫也。”。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平轮的典故要求人们不要迷信所谓的圣贤之书。圣贤经验的本质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就像制造轮子的经验,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完全表达。一旦迷信古籍,就容易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因此,专家认为,如果加上这句话,负面作用太大,太负面,尤其是对初中生来说。无论古人所说的是否正确。权衡之下,最后一句终于被删除了。
参考文献:《卖油人》《庄子天道》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