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简介 >> 等生死,齐万物,那些被委屈的汉字终于扬眉
女儿读大学时,有一天,我在她书桌上发现了一本厚厚的《说文解字》,我翻开一看,一共页,好大的部头。我问女儿:你这本书看着像天书,我都看不懂,你学这个不头疼吗?她说:不会的啊,很有趣,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你真的读进去了,就会被吸引,去了解每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
女儿的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听她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汉字也是有生命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都是在述说着它们的起源、发生、发展。
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有悲欢离合,有喜怒哀乐,有聪明的,有被委屈的。
原来汉字还有被误解的,被委屈,那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汉字是怎么样被委屈的。张之路所著的《被委屈的汉字》它会给我们答案。
这本书是以汉字为主题创作的人文故事集,也是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趣味读物。作者选取了一些容易被现代人误解或错解的字词,加以准确、权威的解释,以文学之笔写人文故事,以轻松笔调还原汉字世界被忽略的历史风貌。
通过生动的形象、有序的编排、风趣的解读,串联历史,映照当下,讲述汉字的前世与今生的故事,兼具文学性、故事性、人文性、科普性。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解读传统文化;以准确严谨的考证,纠正常见谬误;以开放多元的阐释,引导思维发散。
作者张之路,作家,剧作家,曾获国际安徒生奖、国际林格伦奖提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国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小说和童话也被选入语文课本。
那就让我们走进汉字,看看它的前世今生。也听听这些汉字的故事,看看这些汉字的委屈究竟在哪里吧。
汉字从甲骨文起源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自甲骨文发展至今已经有近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汉字成长的演变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解。致使他们被委屈。
比如,有时会听到有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多数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活着不为自己着想,就会被天地所不容。
书中作者给出了科学的解释。上面的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是对其中汉字“为”的读音产生误解导致的。这里的“为”是读第二声,是“修为”的“为”。所以,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如果做人不修为自己,那么就会被天地所不容。
一个字音之差,意思却完全不同。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古汉语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求真求实的学习汉字。
上面是字的读音错误,使汉字被委屈,那么再来看看成语。
再比如,“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我们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痴傻发愣的样子。可是作者在书中解析到:要追根溯源,这句成语出自《庄子·达生》中的一则寓言。
据传,周宣王爱好斗鸡,就任命斗鸡专家纪子去负责饲养和训练斗鸡。当宣王去看斗鸡时,它的状态就是“呆若木鸡“它不为外面的声音、光亮等诱惑所动,别的斗鸡都不敢和它对战,一看到它的状态就都不战而逃了,但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内。
这就是成语“呆若木鸡“的出处,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呆若木鸡“不是真的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迎战,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堪称武林高手,精神凝练,修养到家。
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很多,作者给这些被委屈的汉字发声、正名,让它们理直气壮地成长,不再被冤枉。你如果对汉字有兴趣,就请读读这本妙趣横生的《被委屈的汉字》一书吧。
庄子说:“等生死,齐万物“是说万物皆有灵性有生命,博大精深的汉字也是有生命和灵魂的。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和灵性世界。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