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跟我读庄子第三话前言三

发布时间:2021/5/24 20:00:12   点击数: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且深远的。

然而今天回看庄子的“影响”,哪怕形成某种“共识”,也有诸多误解在其中。

鲁迅说:“(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说得通俗一点,即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文学第一。

按,先秦文学之代表、最高表现,一是诗歌,二是散文。“诗言志,歌咏言”,《诗》《骚》传统源远流长、古朴原始,又多直出胸臆、抒发情志,故为中国文学之祖。有别于诗之“言为心声”、直觉本能,先秦散文最显著特色是自觉创作,为中国文学注入理性思辨之新鲜血液。

宽泛地说,“先秦散文”涵盖彼时几乎全部非诗歌类创作,其中又以历史散文(如《国语》《国策》《左传》等)、特别是诸子散文最突出,则相较《论语》之简而远、《墨子》之质而辨、《孟子》之雄而锐、《韩非子》之精而切,《庄子》瑰艳伟绝、险怪奇幻、幽邈连绵、气势如虹,熔思想性、艺术性及高超表现手法于一炉而毫无牵强做作,堪称俯视群伦。直观地说,一个人就算读不懂诸子散文,只要识字而通览,对《庄子》的印象也最深刻。此即庄子散文锥处囊中、锋芒难掩的魅力。

不过这里要请看客注意,鲁迅说的是“晚周”。也即春秋末至战国这一段时期。此当然是大家笔法、客观态度,基于先秦诸子于此时集中出现的基本史实;另外我有一种猜测,即或者在他看来——且事实如此——跟先辈大佬、比如老子比起来,庄子还差了一点点。仅举一例:

同是阐述“道”之体、用,《老子》只五千字,便说得明晰透彻;《庄子》洋洋十万言(指《庄子》原文,即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共五十二篇,约十余万言,应是对老子思想的全面继承,惜乎不传,无法定论。今之所见者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共三十三篇,计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为晋代郭象删减之作,故读来犹有余意未达——所以我说,今天能看到的《庄子》并不是一部“完整”著作,原因就在于此),说没说清且放一边,语言概括力上就分出了高下;更进一步看,理论渊源脉络也分出前后。比如有人认为“老子其人不存在”“庄子所处年代在老子之先”“《老子》是在《庄子》基础上创作”等等,无一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虽没有老子的概括力,好在庄子文学天赋,又极知“饰小说以干县令”、背“道”离“德”的弊端;更可贵者,是他忠实继承老子“道德”之精要、语言之精粹,故能驭雄文为长车大纛,得以在先秦乃至中外文学史、思想史上纵横捭阖,独树一帜。

庄子文学特色,第一,突破极限、远超常人的“宇宙观”。

先秦文学群体中,单说想象力,唯庄子可与屈原比肩。屈原的想象力来源,文学天才及创造力而外,跟楚国崇巫重鬼之风及任事巫官的社会身份密不可分,若脱离了楚国特定的文化土壤或没有巫官这个特别身份,他还能不能创作出那些惊世骇俗的作品,恐怕就要打个小小的问号。

庄子的想象力,也不谈文学天才及创造力,根本原因是他全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提出的“道之世界”的宇宙观,而这个世界远比绝大多数人所认知之“现实世界”以及由此产生的“想象世界”更博大、更深远、更复杂,所以在他的笔下,才会出现“鲲鹏”“上古大椿”“北海若”“混沌”等突破常人想象的雄奇物象,才会出现“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这样奇特的、振聋发聩的譬喻,才会有“逍遥游”“大宗师”“养生主”及“胠箧”“骈拇”“盗跖”等标志性的语言创造,才会有“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这样的千古名句及相关名篇。换言之,庄子的想象力之所以凌出几乎所有人,是建立在其道家特殊的、独有的、认知程度几乎接近真实世界本貌、本体、本源的世界观。而后世往往理解不到这一点,即便有贾谊、曹植、嵇康、陶潜、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吴承恩、蒲松龄等一众超级拥趸,然将庄子文学简单归为“浪漫主义”一流,实为管中窥豹、盲人摸象、隔靴搔痒的结论。

第二,炽烈真实的生活态度,坚决彻底的批判精神。

《庄子》一书中,关于庄子的称谓,经常“庄子”“庄周”切换。我们知道,跟《老子》确系李耳与关令尹喜合著相近,《庄子》也是庄子及其弟子门人的合著之作。那么基本可以这样认为,弟子门人撰写时多用“庄子”,庄子落笔时往往自呼其名——千万不要小看这个细节!

我即庄周,庄周即我。自称“庄周”,“我”这个第一人称在著作中经常出现,此表现手法在先秦诸子只此一家。由此,庄子“现身说法”,凸显主观表现、强调主观感受,既增强内容的真实性,也增加了事实的说服力,这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与自称其名对应,庄子不吝笔墨,非常乐于跟全世界“分享”自己的真实生存状况,比如在《庄子》中,多次出现“庄周贫,往贷于监河侯”或“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以及“过惠子墓”、大发痛失良友的感慨等等生活实录,这就使庄子思想和“庄子”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乃至虚构的“文学形象”完美结合,有机统一。

我以前说过,老子“犹龙”,不能以常理、常情揣测,综合各种信息,只知他是国家知识分子,掌握着最高绝密,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08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