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谁才是造物主middot庄子学习

发布时间:2021/5/24 20:00:12   点击数:
北京痤疮医院哪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经典有两种,第一种句义较浅显,即使有些古文字造成阅读困难,只要搞清字义,理解整体不难。比如《论语》、《孟子》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文字虽然不难,和今日汉语的差异很小,不需要翻《尔雅》、《说文》,你也很容易知道它的表面意思,却极难理解它究竟的所指,《楞严经》与《庄子》属于这一类。

历史上《庄子》注解比较重要的,有郭象·成玄英《庄子注疏》、吕惠卿《庄子义》、王夫之《庄子通·庄子解》、方以智《药地炮庄》等等。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郭象的《庄子注》。他对庄子的理解非常独特,以至于后人怀疑,到底是郭象在注解庄子,还是庄子在注解郭象?影响也很大,《世说新语》中展示各种人、事、物,就是受郭象思想影响的时代,要理解《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必须先理解郭象的思想。

郭象对《庄子》的解读,首先从天地起源的问题开始,这是中国哲学中,罕见与希腊哲学,主题一致的思想。在郭象之前,王弼在《老子》“有生于无”的注解中,已经讨论过天地起源的问题,他认为万物的起源,必定具备无限性,否则就不能创生万物。

我们观察身边的事物,会发现任何事物都必定具备某种属性,水是湿的,火是热的,石头是坚硬的,沙滩是柔软的。一个事物没有属性?绝对不可能。即使是虚无的空间,也具备了“虚无”的属性。因此,具备某种属性是事物存在的必然条件,没有属性就不可能存在,亦即是老子“有”的意义。

具备某种属性,一方面既赋予了事物得以存在的依据,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事物的发展。以我郑博成而言,我具有男性的属性,一方面既成就了我男性的身份,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我不能怀孕,不能生孩子,不能来大姨妈,不能具备女性的功能。

万物属性的差异是无穷的,能够创生这一切的起源,必须没有任何限制,才能创生万物。只有一个可能:它在任何意义上都不存在,没有属性就没有限制,也就是“无”的意义。

王弼对宇宙起源的思考,是通过逻辑逆推的方法,相比宗教的神创论,思维水平高出了很多。郭象对庄子的理解,建立于王弼的思想之上,我们必须理解王弼,才能理解郭象。

在郭象看来,“无”虽然具备无限性,却没有生成性,王弼可以从逻辑上逆推出,世界诞生之前,宇宙必定是完全虚无的状态,却无法回答:完全的虚无如何诞生最初的事物?“无”既然是虚无,如何创生出“有”?创生出具体的事物?

就像现代科学的宇宙观,你可以论证世界由宇宙大爆炸形成,可以论证大爆炸之前宇宙存在着几种基本物质,却无法回答最初的物质从何而来?纯粹的虚无如何诞生最初的物质?人无法相信毫无理由的“无中生有”。

郭象提出,万物自己就是自己的起源,自己就是自己的造物主。这句话很难理解,乍一听是屁话,却在哲学上推进了巨大的高度。

谁得先物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阳即所谓“物”耳。谁又先阴阳哉?吾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耳。吾以至道为先之矣,而至道乃至无也。既以无矣,又奚为先?然则先物者谁乎哉?而犹有物,无已,明物之自然,非有使然也。

————《庄子注·知北游》郭象

“先物”,就是我们俗称的”造物主“。郭象质疑谁才是造物主呢?儒家讲阴阳是天地起源,可是阴阳自己,不也是万物的其中之一吗?又是谁创造了阴阳呢?

道家讲“自然”是造物主,可是“自然”不就是万物自己吗?无穷的生命,不知道为什么,各自按照各自的方向去生活,狮子不知道为什么要抓兔子,兔子不知道为什么要打洞,这种自然而然的趋势,构成世界完美的运行,这就是自然之理。

“至道乃至无”,则是含蓄地批评了王弼的思想,他虽然在逻辑上可以逆推出,世界之初,必定是一片虚无的状态,却无法论证纯粹虚无,如何诞生最初的“有”。从“无”至“有”的跨越,终究不可能。

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

————《庄子注·齐物论》郭象

郭象提出他的结论:“块然自生耳”。

以人的起源为例:你的存在,并不是因为你父母生了你,而是因为“自然”本来就要你存在。父母,只是自然安排你“存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个装饰性环节而已。

就像小说、电影、电视剧、电子游戏中,也有着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有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君臣朋友。

然而一个人物的存在,真的因为他在游戏中的父母,生了他吗?错,那是因为程序员要求他存在,他就必须存在,至于他的父母,也只是程序员安排其存在于游戏中的一个环节罢了!

诸如此类,很多因果关系,都是人未认识到根本大道时的虚妄幻想。人误以为事物之间有这样的联系,那样的因果,其实都是不存在的。这里所谓的“因果关系”,不仅仅指低级的宗教迷信,也包括人们日常习以为常的观念。

在《齐物论》中,有一个寓言: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其所以然?恶识其所以不然?”

————《庄子·齐物论》

“罔两”是影子最外围的光晕,“景”即是影子,“待”即是等待的意思,“吾有待而然者”是说我要等待某人、某事、某物才能如何如何,换句话说:谁才是支配我生命的人?

一般人都认为“罔两”要跟随影子,影子又要跟随身体,三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在寓言中,“罔两”质问影子:为什么对身体亦步亦趋?你影子是不是受身体支配的?

影子却反问:我有支配我的东西吗?支配我的东西,又受到别的东西支配吗?

这就是刚才王弼在《老子注》中,所探讨过的万物起源问题,你要追问每一个事物从哪而来?追问造物主是谁?总要追问到“无”为止,否则任何的“有”都是不彻底的答案。如果你说“阴阳”,那么谁创造了阴阳?如果你说上帝,那么谁创造了上帝?如果你说“太一”,又是谁创造了“太一”,陷入无穷的追溯。

影子的反问,答案很明显:虽然万物之间,在表面上有着各种因果关系,谁支配谁,谁又被谁所支配。但是归根结底,这都如同游戏中的情节,不过是“自然”所安排的表面剧本而已。

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

————《庄子注·齐物论》郭象

郭象点出这个寓言的核心:谁才是造物主?普通人都以为罔两有待于影子,影子有待于身体,身体有待于造物主,可是造物主有待于谁呢?如果造物主是“有”,无论它是任何东西:太极、阴阳、上帝、自性,只要它是个东西,就是不彻底的答案,就是既有属性,亦有限制的东西,不可能拥有创生万物的无限性。如果造物主是“无”,这就是个屁话,既然是无了,还能造什么?

逻辑链条,在此断裂,无法再往下推理,说明前面所有的推理都是错的。罔两与影子,影子与身体,身体与造物主,所有的因果联系都是错的。

是以涉有物之域,虽复罔两,未有不独化于玄冥者也。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

————《庄子注·齐物论》郭象

世界万物,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创造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造物主。表面的因果联系,只是自然安排世界秩序中的相衔关系,故而称之为“玄合”。

“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是郭象庄子注的思想起点,他随后瓦解了儒家对天地的神圣崇拜,进而消解了纲常伦理的崇高性,对《逍遥游》鲲鹏之喻作了既十分独特,又极其精彩的解读。

郑博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jj/2088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