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自古以“老庄”为代表。所以,对老子思想最正统的解读,莫过于庄子了。
如果从一内一外来说,庄子的《庄子》一书,内讲修身养性(或丹道),外讲治理国家。
如果从各种上形态来说,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群的关系,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等等,无所不包。
可以说,《庄子》就如一个人的意识形态的大百科全书。
-
个人认为,以庄子来解老子是最正统的,最博大的,最全面的。看完《庄子》,再无看其它道家书籍的欲望。
-
下面,我们简单概述《庄子》一书的主要思想和结构:
1、
第一、二章,是讲原理的。是核心章节。
第一章要我们无局限,无所待,
第二章让我们在道而不分。这即是在道。在真性真常了。
可以说,第一、二章是核心,就顶一部《金刚经》或《心经》。
附以前的小结:
内篇逍遥游第一(无所待。莫有知,莫受限。)
内篇齐物论第二(莫分别,天地万物齐一。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2、
然后开始扩散,如何在天地间与人世间存身?
2.1第三、四章,一内一外,一个在天地间,一个在人世间,应该如何存身?!
实质上来说,就是要上善若水。对上天上国要安之若命,对下也要不改变事物的形态。
附:
内篇养生主第三(莫有知、有为,无知无为可养生。人与道之间。上善若水于道。)
内篇人间世第四(莫有知、有为,无知无为可长久。人与社会之间。上善若水于人世间,形易性不易。)
-
2.2然后呢?再上一个境界,生死本一体,万物皆一也。所以要以德充我身心,要宗师于道与天地。同其变化。这是最高的境界。
如果说第三、四章是要让我们这身形,活的长久。那么第五、六章就是要同天地大道而变化,永生!不要执着于这形了,同于天地大道,若有若无,有时候有形,有时候无形。薪者火传也,有草有柴就有火。
符:
人在天地间,上德不德,宗师于道。(相较3/4章更出境)
内篇德充符第五(上德不德。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内篇大宗师第六(离形去知,同于道。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
所以,第三、四章是以有形来论的长久。第五、六章是以齐物一的思想来论的长久。
所以,三四五六章是第一二章的拓展。
-
3、
然后呢,我们应该如何来做呢?无为!混同!
无论是治身,还是治人治国,都要无为混同。
-
第七篇是无为总概论:
内篇应帝王第七(正己正人。混沌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
然后呢?下面都是第七篇的附件或细化。主要讲无为。从第八章至第二十二章,思想如下:
3.1从第八至第十四章是:外治,讲无为而治国的:
外篇骈拇第八(多余)
外篇马蹄第九(偏离)
外篇胠箧第十(因多余和偏离,所以,生于物,死于物。)
外篇在宥第十一(所以,莫多余莫偏离,不淫其性,不迁其德。居常道,在宥。)
由此过渡(外治过渡到内治)
外篇天地第十二(合天地无为,万物自化。)
外篇天道第十三(合天之清静无为。内圣外王。静而圣,动而王。)
外篇天运第第十四(合天之运化,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莫执着。)
3.2从第十五至二十一是:内治,讲无为而治身的:
外篇刻意第十五(莫刻意,莫执着。)
外篇缮性第十六(因刻意或执着,失性失常。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要正己蒙德,在德不冒。)
外篇秋水第十七(返其真性,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
外篇至乐第十八(至乐,无为也。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
外篇达生第十九(达生,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后,不知所以然而然。)
外篇山木第二十(处浑沌中和,合则离,成则毁,故物物而不物于物,安往而不爱。)
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为之於未有。游心于物之初。上治治心,下治治形。)
第二十二篇算是个小总结:
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知不知,上。道无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4、
然后呢,然后就可以了。没有然后了,可以没有然后了。都说尽了。可以到此为止了。
但《庄子》又补充了一下(所以叫杂篇):
从第二十三至二十六篇,综合论了核心思想,道一,不可分:
杂篇庚桑楚第二十三(综论无为内治身。通道一而论,道未始而有,不可分矣。)
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综论无为外治国。通道一而论,道未始而有,不可加矣。)
杂篇则阳第二十五(同道一中和而不分,无极也。)
杂篇外物第二十六(失道一中和而分之,以无有为有,外于物而有极,无正矣。)
4.1《外物》之附件或延伸(至此,后面都没有什么干货了)
杂篇寓言第二十七(言者,外物也。名可名,非常名也。不可刻舟求剑。)
杂篇让王第二十八(王权,外物也。轻外物,重我身。不因外物而殉身。)
杂篇盗跖第二十九(尚仁义,外物也。君用仁义盗天下,民为仁义殉身。)
4.2不可有为而治。(杂)
杂篇说剑第三十(天子剑,以天地无为剑而治天下。)
杂篇渔父三十一(尚仁义,有为也,分于道也,危其真也。)
杂篇列御寇三十二(在道闷闷而无名,无为而无不为矣。)
简单总结了一下: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综论天下思想意识形态。各家思想,分也,成也,毁也。道可道,非常道。)
-
-
总的来说,第1、2篇是核心,第篇是细化讲解,第7篇是如何做。
这内篇就说尽了。悟性高的可以到此为止,不明白可以继续向下看。
第8-22篇是第7篇的附件,从外内二个方面讲述了无为而治。
然后,就是杂篇了。
第23-26篇是综合论述核心思想的。第27-29篇是第26篇的附件和细化。
再向下的章节就是杂说多余的了。
-
所以,《庄子》很简单,就第1、2篇的主要思想扩散而来。
-
如此了了。
写在第二次解读《庄子》之后。作品《庄子三十三篇
迟程阳解读》。
-
-
-
文/迟程阳
迟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