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我们要怎样教育孩子庄子的道对孩子教育

发布时间:2024/8/10 17:40:03   点击数:
截图来自网络,侵删

记得一两年前,有个很流行的词叫”鸡娃”。鸡娃,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打鸡血,就是报多多的培训班,安排满满的学习,让他不断的努力,拼搏。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能够在众多的同龄人中鹤立鸡群,从而“赢在起跑线上”。

人们为什么要鸡自己的娃?归根到底,都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压力太大。现代社会什么都充满了竞争。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和同学竞争,考好的成绩,读好的学校,高中了,考好的大学;读完书,出来工作,又要和其他人竞争,应聘要竞争,加薪要竞争,升职也要竞争;成家立业了,买房要竞争,买车要竞争,找个结婚对象更要竞争……父母自己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或者从竞争中败下阵来,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以后的人生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辙。

这些父母的本意是可以理解的,也非常合理。每个人都希望越过越好,没有人希望越过越差。比如,没有人在新年许愿望的时候,希望来年过得比今年差。对于孩子也一样。现在的父母,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中产阶级的父母,他们从竞争中获得胜利,有了竞争的经验。他们自己过得不错,有经济基础,也有竞争的经验,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比自己更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从容应对。

图自网络

父母愿望是美好的,但是他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孩子是一个人,而不是社会的某种工具。

人的身上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就是人的动物性。人首先是一个动物,然后才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既然是动物,肯定摆脱不了动物性。要吃喝拉撒,要运动,要求偶等等等等。成长也需要像动物一样,有个成长的过程。社会属性,就是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我们要适应这个社会,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比如一辆汽车,汽车被人应用才有意义,脱离社会没有人用它,它就是一堆废铁。

很明显,所谓鸡娃教育,就是只强调孩子的社会属性,将孩子当成了社会中的一件工具。希望孩子在社会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扮演更加重要的社会角色。汽车有经济型的汽车,舒适型的汽车,豪华型汽车,超豪华型汽车等等区分。孩子,也有了三六九等的区分。

这样对待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天性,于是会出现很多心理变态的天才,人性扭曲的精英。最终还是害了孩子。

图自网络

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成长呢?我们可以看看道家思想对我们的启发。

道家思想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强调自然万物的自然属性,忽视,甚至摒弃社会属性。在《庄子》中出现过很多次大树的比喻。比如在《人间世》中就有这样的名言“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所谓的“用”,是指对人有用,就是大树的社会属性,“无用”就是对人没有用,就是没有社会属性。对人没有用,不伤害树木的自然属性,反而因为自己的对人没用,而使自己的自然属性得到保持,也就是能自然成长。

万物从自然属性这一点上来看,都是自然宇宙中的物质,因此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庄子万物齐一的道理。

既然万物都是自然一员,那就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也是《庄子》书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比如我们熟悉的《庖丁解牛》,只有按照牛的身体结构的规律来分解牛,才能保持刀的无损。

图来自网络

这些道家的思想对我们教育孩子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点,要重视孩子身上的自然属性。适应社会,当然很重要,但是也要看到孩子身上的自然属性,按孩子的成长规律来教育孩子。孩子是一个人,有动物一样的生长规律。

每个动物在幼年时期都是喜欢玩耍的,都是调皮的。看看那些小猫小狗,哪一个不是喜欢整天没有目标的跑来跑去?哪一个不是能和自己的尾巴或一团什么东西傻傻的玩上好一阵子的呢?孩子也一样,他们也需要玩,没有目的的玩,在玩中锻炼自己的身体,舒适自己的内心。

每个动物在玩中学习生存的技能。狮子很小的时候和其他的小狮子你追我赶,和小伙伴跑跳撕咬,这些动作技能在小时候是玩耍,长大了,就是生存本领。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一堆小朋友在一起你追我赶,在玩中学习到了与人相处之道,学习如何在小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我们忽视孩子的天性,不让他玩,就会违反孩子的成长规律,最终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性格暴躁、自私、沉迷手机、沉迷网络等等。

图自网络

第二点,接受孩子的平凡。庄子提出万物齐一的观点,事物都是宇宙中平等而又平凡的一员。动物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我们没有见过特别出色的猪,也没有见过特别出色的鸡鸡鸭鸭。绝大多数的猪都是一样的,绝大多数的鸡鸡鸭鸭也是一样的。猪与鸭鸡,没有高低之分,与大象狮子也没有高低之分,甚至与熊猫也没有高低之分,都是动物,都是自然一员,高低贵贱是认为的区分,不是自然的区分。

同样的,绝大多数的孩子天生禀赋都是一样的。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上重点,更不是每一个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同样,不是每一个孩子能成为音乐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书法家,运动员,宇航员等等、等等。既然都是差不多的,那就只能接受平凡,做平凡的工作、过平凡的日子。更要接受平等,摒弃我们脑子中的那些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社会观念,将人当成一个人,平凡的人,平等的人。

当然,找回孩子的自然属性,尊重成长规律,接受孩子的平凡,并不是说要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当然要教育,以发现他们身上的特点,再结合他们的特点,给与他们成长空间,这也是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应有之义。要反对的是不管孩子的天赋,不管孩子的特点,千篇一律的对孩子不断加强辅导,不断的逼着他,将他培养成为清华北大的学生。如果孩子没有清北的天赋,却有着动手的天赋,那将他培养成一个出色的工匠,一个快乐的工匠又何妨?

总之,我们要给孩子自然发展的空间,即使自己的孩子将来只是平凡的一个人,也可以做一个乐观的、健康的平凡人。我觉得,这比成为一个变态的杰出人才重要得多。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59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