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30 10:13:09 点击数: 次
贾宝玉是个崇尚逍遥自在又很有童趣的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王熙凤把侍奉贾母和史湘云的一个名叫“花珍珠”的丫环,调拔到宝玉房来服侍,结果宝玉马上给她来个改名字,叫:袭人!宝玉改丫环珍珠的名字:袭人贾宝玉为什么要给丫环花珍珠,改名字呢?改名字为什么要叫“袭人”呢?有什么深层含义?让我们来试想一下,贾宝玉当时是个十来岁读书的小孩,一时高兴,随性把服侍自己的丫环改个喜欢的名字,是为了好玩!由于是读书人,所以起名字有些书本内容的味道,很正常。贾宝玉是个读书的小孩子,改名字玩正常那么,袭人这个名字来自哪里呢?小说23回有交代,贾政在谈到宝玉吃药时,无意间听到“袭人”这个名字,于是质问,宝玉只能承认是受到古人诗句“花香袭人知昼暖”的启发,贾政批评了他读书不用心……陆游诗句中有花香袭人的意境,宝玉喜欢我们查询一下,原来是南宋诗人陆游,一首名叫《村居书喜》的诗中的一句。看来贾宝玉很喜欢陆游的诗,还有没有别的人物,也喜欢陆游的诗呢?还有另一位是女主人公林黛玉,这下男女主人公,都喜欢陆游的诗了!客观来说,林黛玉两次提到陆游,一次是略带嫌弃,另一次是使用到了!嫌弃的那次是在第48回,香菱在大观园想进海棠诗社,林黛玉开玩笑要她拜自己为师,当香菱说到:“我只爱陆放翁(陆游,字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结果被林黛玉说话给打断了,批评了一句陆游的诗太浅显。香菱喜欢陆游的诗,被黛玉打断过另一次是使用到陆游的诗,在第76回,湘云和黛玉联诗前,提到凹晶馆,再一次提及了陆游诗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原来这个凹晶馆的馆名,是黛玉据此给补取而得,给元春和舅舅贾政定夺后,居然一字没改,黛玉为此,是很自豪的……黛玉后来也喜欢陆游的那首诗了看到了吧,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位主人公,都关联到了陆游。宝玉还跟哪些文化名人,关联的故事多呢?庄子!简直是整本书,到处有庄子的风格。第21回写贾宝玉读《庄子》的时候,读到了下面的这段话:“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后来宝玉又带着醉意,提笔续写: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红楼梦中对庄子的思想引用很多第63回,借岫烟之口,述妙玉的心性脾气和对古诗文的评论时,说妙玉赏赞“文是庄子的好”,并且因而自称“畸人”。甚至连妙玉都很喜欢庄子的文章第回,写宝玉细读《秋水》篇,常看的书有《参同契》、《元命苞》、《五灯会元》等,引发宝钗心想:“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于是就来劝宝玉,宝玉则引庄子语“不失其赤子之心”等,说赤子之可贵处在于“无知、无识、无贪、无忌”,人应该跳出污泥一般的贪嗔痴爱,回归到赤子般的境界……仔细想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浪漫气质,还真是像庄子的思想,加上前面提到的陆游,让我们不禁疑问:《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这么多的陆游、庄子的思想和诗文呢?贾宝玉林黛玉都具有庄子的思想气质要弄清是怎么回事,先要弄清庄子和陆游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气质,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崇尚自由而且具有浪漫气质,与老子一起并称为“老庄”,说明是国学里的重要人物!庄子讲故事/老庄之道王少农大众文艺出版社淘宝¥25购买已下架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生活在北宋刚被金朝灭亡、南宋刚刚艰难建立的年代,他终身都是在积极主张抗金的!陆游终生都是积极主张抗金的陆游年轻时参加科考,因为才学出众,排名高于秦桧的孙子秦埙,加上陆游的主战派思想,和秦桧的主和派思想冲突,所以招致奸相秦桧,非常的讨厌他!因此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写作了大量诗文,也是比较婉约、浪漫的那种风格。由此可见,作者曹雪芹大量引用陆游和庄子的思想和诗文,就是想表达出自己欣赏他们二人的共同点:一是浪漫主义思想取向,使得小说具有自然美感;二是崇尚国学和爱国,联想到曹雪芹当时生活的年代——清朝(前期名称:后金,自称是灭亡北宋朝的金朝的延续。),和陆游当时生活在快要被金朝灭国的年代,实在是很有几分相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曹雪芹在红楼梦引用陆游、庄子,就是为了暗中赞赏反清复明的!请问大家都是怎么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来收藏分享和留言讨论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ihaoqc.com/zzbb/252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