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庄子有道八病四患人惯有之,能克服
道家,大家都知道,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虽然在历史中,他受到封建社会的种种限制被埋没了很长时间。但是在近代,它再一次受到许多人的重视。而且我们越来越发现蕴藏在其中的思想魅力。在老庄思想中,“道”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一种抛开物欲弃掉俗念的一个境界。当人能够做到这个境界的时候,没有太多物欲的杂念,就不会有过多的灾祸。如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一味地让外在的事物去干扰了自己的本心,内心就不再淳朴。
在庄子的概念中,他认为“心”是一切思想行为乃至最后结果的源泉。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切的罪恶,都是由心而生。当人们的内心无法做到清静坦然的时候,就会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这样就会为自己的招来祸端。道家学派强调“清静无为”。将这作为人们内心淳朴的概括,它会让人们减少很多的执念。如果人一味让世俗的外物干扰自己的本心,就会迷失自己的淳朴。庄子对此提出了著名的“八病四患”,指出了人们应该各安其乐的道理。
一天,在岸边弹琴的庄子遇见一渔夫,是一位得道之人。庄子向其请教为人之道。渔夫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说,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隐患,这是人人经常会犯的毛病,需要好好反思反思。
八疵(病,缺点):
一,非其事而事之,谓之摠。不是自己该干的事,却非要揽下来去干。(做不该做的事)
二,莫之顾而进之,谓之佞。别人不想搭理你说的话,你却非凑到着别人耳朵根去说。(说不该说的话)
三,希意道言,谓之谄。为了取悦和迎合别人,察言观色,专挑人家爱听的话说。(进了谄媚之言)
四,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说话做事,不分是非曲直,张口就来。(阿谀奉承之言)
五,好言人之恶,谓之谗。为自己的私利,埋汰贬低别人,时常说别人的坏话。(抹黑别人之言)
六,析交离亲,谓之贼。挑拨人家父子、兄弟、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搞得人家家庭不和睦。(离间之言)
七,称誉诈伪以败恶人,谓之慝。喜欢搞虚伪狡诈的把戏,或称赞这些行径,以此想得利。(心存邪念,包藏祸心)
八,不择善否,两容颊适,偷拔其所欲,谓之险。了谋求私利,不管善恶正邪,永远一副“双面美人”的模样,八面玲珑的手段。(为人阴险)
四患:
第一种,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总喜欢搞大场面,大阵仗,还处处标新立异,想以此谋取名利。
第二种,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无论做什么事,都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侵占别人的利益成就自己。
第三种,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狠。无论做什么事,都听不得任何反面意见,甚至别人越反对,越指出其中的错误,却越要去做。
第四种,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虽善不善,谓之矜。无论做什么事,都党同伐异,搞小圈子。赞成自己的就视为圈内人,不赞同的就打击排斥,哪怕人家说得非常正确。
大家仔细想一想,上面小编所列的这些毛病,大家是不是经常会有一些这样的问题。所以庄子说,人活一生,避开“八病八患”,也就避开了祸根。只要克服了这些问题,避开了这些祸根,那么具备良好品德的你,将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