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年春季线上学习资源发布二十五
年春季线上学习
资源发布(二十五)
1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
微课
#FIGHTING
作业设计
以下三个文题任选其一,运用掌握的选材方法,精心选材,完成写作。
1.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注意选取能反映街道特点的事物作为材料。记事时要写出街道的特色,展现事情发生的环境,引用材料要真实、新颖,叙述或描写要生动、有趣。
2.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请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字。
3.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请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字。
2
八年级下册第21课
《庄子二则》(第一课时)
微课(第一课时)
#FIGHTING
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21.《北冥有鱼》作业设计
(说明:带※的为选做题,其余为必做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南冥者,天池也
A.后遂无问津者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亦若是则已矣D.似与游者相乐
二、填空题
1.给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北冥()其名为鲲()鹏之xǐ()()tuán扶摇
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怒而飞怒:___________
(2)志怪者也志:___________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___________扶摇:___________
(4)去以六月息者也息:___________
(5)亦若是则已矣是: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北冥有鱼“____”同“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画线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为①其名为鲲()
②化而为鸟()
(2)之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3)①其名为鹏()
其②其视下也()
③其正色邪()
(4)而①化而为鸟()
②怒而飞()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空。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作者庄子,名____,_______(朝代)时期哲学家,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_______》。题目是编者加的。
(3)出自本课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怒:发怒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海水运动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旋风
D.去以六月息者也息:气息,这里指风
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段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笔即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鲲变化为鹏的不凡过程,使人感到惊骇万分,神奇莫测。
B.庄子对鹏飞冲天的情景,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形容,目的要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
C.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色彩。
D.本文的核心思想,旨在说明人应当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轻松自如。
3
九年级下册第22课
《陈涉世家》(第一课时)
微课(第一课时)
#FIGHTING
作业设计(第一课时)
《陈涉世家》作业设计
一、释词。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A……者……也: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A少:B尝:C佣:D耕:
E辍:F之:G垄:H怅:
I之:J苟:K无:
3、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A佣:B若:C何:D太息:
E嗟乎:F燕雀:G安:H鸿鹄:
4、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A发:B闾:C闾左:D適:
E適戍:F屯:G次:H为:
5、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A会:B度:C失期:D法:
6、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A亡:B举大计:C等:D死:
7、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A苦:B闻:C少子:D乃:
8、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A以:B数:C谏:D故:
E使:F将:G或:H贤:
9、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A为:B数:C怜:
D或:E或:F亡:
1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A今:B诚:C以:D诈:E为:
F唱:G宜:H应:I然:
11、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A指意:B然:C念:D威:E耳:
1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丹:B书:C王:D罾:E烹食:
F得:G固:H以:I怪:
1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A间:B令:C之:D次:
E次所:F夜:G篝:H狐:
14、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A惊恐:B旦日:C往往:
D语:E指目:
15、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A素:
16、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A数:B亡:D忿恚:
E令:F辱:G之:H以:
17、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A果:B笞:C剑挺E而:F佐:G并:
18、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A召令:B徒属:C公等:D借:E第:
F令:G毋:H而:I固:J十六七:
1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A且:B即:C已:D即:
E举:F宁:G徒属:H受命:
20、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A诈:B从:C欲:
21、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A袒:B为:C盟:
D以:E自立:
22、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A下:B将:C徇:
23、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
A比:B乘:C骑:D数:
24、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A独:
25、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A会:B计:
26、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A身:B被:C坚:D执:E锐:
F社:G稷:H社稷:I功:
27、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A乃B为
28、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A当:B诸:C刑:D其:E以:
二、译句。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3.天下苦秦久矣。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5.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6.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7.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8.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1.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12.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12.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