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语录道儒法墨四家经典语录

发布时间:2022/7/22 13:06:30   点击数:
最好的中医专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写在篇首:你知道,道、儒、法、墨四家都说了啥?

首先,先秦诸子百家,在渊源上,都脱胎于三皇五帝以来所形成的国家官学。

官学流入民间,道裂为百,所以才有了百家争鸣。怎么理解这件事呢?好比说,一家大学分裂了,结果每一个专业,都出去另立门户,成立一家独立的大学,不同的新大学之间,又互相的宣称,自己才是正统,自己才能解决天下大乱的问题,这便是百家争鸣。

其次,要明白第二点。百家之学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天下大乱的问题。道家,儒家,墨家,法家,所提出的方案各有侧重。

道家认为,之所以天下大乱,是因为人不再天真淳朴,各为其私,所以才会互相争斗和攻伐。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道家认为,要以天道为锚,让人复归于天道,复归于天真。怎么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老子提出,应该弃智绝圣,克奇复正,灭人道,复天道,让人复归于婴儿。只有天说的才是道,人说的,都不是道。

儒家认为,之所以天下大乱,是因为礼崩乐坏。儒家给出的方案是,重建礼乐教化,克己复礼,忠恕。礼乐是什么意思呢?它实质上讲的是教化,或者说是让人变的有教养的教育系统。大家都是仁人君子,都具有温良的教养,那么天下也就不会大乱了。

墨家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大家想不到一起去,就会靠拳头来解决。怎么才能消除人与人思想和行为上的差异呢?

墨家认为,应该制造出来一个模子,用这个模子,来塑造人,把人们都塑造的一模一样。这就是绳墨而校的意思。

这个模子,或者说关于人的行为规范的国际标准由谁来定呢?就应该由墨子来定。所以,墨子的地位,在墨家里面,比天子还高。相当于一个大祭司,垄断神权。

法家认为,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且人们做了不该做的事得不到惩罚,做了该做的事得不到奖赏。

怎么才能让人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呢?法家主张,要循名责实,赏善罚恶,通权达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规定好,然后在根据做出来的效果,给予赏罚,这叫赏罚分明。从而,人们就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法贵乎一,一本于天,天法于道,才是最好得法制模型。多读《商君书》,可能理解更深刻。

总体来看,墨家是异端之说。墨子本人,早先师从儒家,但是学着学着,就成了儒家学说的一种变异思想。儒家讲要化性起伪,墨家也讲化性起伪,但是墨家之伪,过于严苛,要求所有人都不能爱自己,悖逆天伦。就像庄子评价墨家时说的那样,墨家名曰爱人,实际上恐不能爱人。人都变的一模一样了,连自己都丧失了,亲疏也不讲了,都是流水下上批量生产出来的标准件一样的人,这样的社会,即便不再动乱,也令人毛骨悚然。也因为此,墨家便被历史潮流无情的抛弃了。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2、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5、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论语》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论语》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论语》

10、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论语》

1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论语》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论语》

1、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3、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4、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5、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6、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7、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9、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1、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2、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3、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4、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5、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6、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

7、万事莫贵于义。

8、节俭则昌,淫佚则亡。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40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