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的价值几乎包含了我们所有肯定自己生活的意义,金钱,名声,权力,地位,赞美……
现世于时间讲是不可退还的礼品,因此它极度的诱人,也时刻考验着人性。关于人性,我们缺乏基本的常识和逻辑,缺乏耐心和包容,带来的是无休止的批评、谩骂、嘲讽,是语言上的辩解和夸大。我们通常听一个人的声音,特别是一个人讲自己熟悉的口语时,有短促,悲鸣,张狂,急促,掩饰,欣喜,幽默,沉稳,高亢……“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太会说漂亮的话是违背其本心的,场面上的人物通常如此,但一个不会说漂亮话的人是难以于人情社会中展头露角的,因为平常人基本都是现世的人,有如我们的城市,地表上是繁华,地表下是短视,随便一场大雨,就是内涝,在时间上,我们的现世精神是即时性的兑现,一刻不停,人的疲惫无聊感,是沉重的。
“君子得其时则乘势而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天时地利人和这种观念早就深深凿刻在我们的头脑之中,今天人们十分不愿听到“君子”一词,却于他们的言行中默默遵守着儒家礼法,不知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矛盾?孔子和儒家所倡导的仁礼并没有错误,错误的是人们在道德上高标准假借孔子,在行为上乐于钻营偷懒,酒上君子是常客,事上精人是本相。作家刘震云说的很好:“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聪明人太多,笨人太少了。”但事实也并非如此,孔子还有一句话判断的很好,“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世界上只有天生的智慧和天生的愚笨不会移位,自作聪明的,恰恰是这两者之间的普通人,不愿守时待己待人,就连婚姻恋爱都是自己赶着走的,催命般的穷奢极欲,缺乏远见的俗常,焦灼其心。去年去西安面试,早上六点钟在城墙角楼下听到一个疯子喊着“天黑了天黑了”的时候,恍然惊醒,我们现世的人,有多少不是像这疯子一般,在黎明要升太阳的时候,自以为天黑了呢?
佛教里有一个盲人摸棍的故事,意思大概是我们活着的人大概就像一个盲人去摸棍子,手握住的地方就认为是自己所拥有的全部世界,庄子《秋水》中河伯意识到自己所见所拥与海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河伯五问海神,恰是对现世的迷思之得,但我们,又有多少人像河伯一样知道自己“见笑于大方之家”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