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版本 >> 天水哈锐楹联选析陇联月旦第三十三期辛丑
哈锐(—),字蜕庵,回族,祖籍福建,康熙初西迁秦州。家业清贫,祖上数代行医。十九岁入陇南书院,二十一岁乡试中举,三十一岁光绪壬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是中国回族穆斯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翰林公。曾任刑部四川司主事,四川壁山、宜宾、乐山等地知县。民国八年(年)弃官从商,成立天水炳兴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并自任经理。该厂生产雄鸡牌火柴,创甘肃民营企业之先河。人们将哈锐与南通的状元实业家张謇相提并论,称之为“甘肃的张謇”,为甘肃近代民族工业之先驱。
哈锐于兴办实业之余,关心地方文化教育,且亲力亲为,民国十五年(年)前后,在公司兴办职工文化培训班、职工子弟讲习所,以夜校形式让职工及其子弟学技术文化,并创办“炳新小学”,免费招收儿童入学。“翰林办学”被传为佳话。还主持从古学社,学社学员唱诗写文,优者授奖并予刊印。此外,哈锐还主持编写地方志书,延续地域历史文化。个人亦倾心于诗文联墨,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哈锐集》,收录了哈锐的部分诗歌、散文、楹联及书法等作品,其联大处着笔,气息饱满,神采飞扬,于格律偶有不顾。
伏羲庙来鹤亭
黛色参天有老柏;
黄花满地建新祠。
赏析:伏羲庙先天殿西有来鹤亭,因乾隆时天水地方官主持重修伏羲庙,忽有白鹤飞临古柏,为此建亭以纪念。光绪二十六年(年),“陇南文宗”任其昌先生去世,学人私谥“文介公”,辟来鹤亭为祠堂,此联即指此事。民国10年(年)亭院内设存古学社和陇南十四县县志编纂局,哈锐与任其昌之子任承允二人在此主讲学社,传道授业。联语对仗字字工稳,意蕴悠远,实写景致而言外之意无穷,令人怅惘渐生。黛色参天有老柏,化用杜甫《古柏行》句:“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挽杨雨亭
烟树迷寒云,一例春天思渭北;
墓门来大鸟,千秋故事说关西。
赏析:杨名润身,天水人,光绪戊戌进士,曾为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著有《槐山诗文集》,和哈锐同为任其昌先生门人。上联化用唐代杜甫的《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句,以李白比喻杨雨亭之才,同时也表述了二人交情之深。下联用东汉名臣杨震之典,杨震字伯起,明经博览,无不穷究,人称“关西孔子”,后官至太尉,被宦官樊丰诬陷撤职遣回原籍,杨震悲愤饮鸩自尽,又不许归葬,过往之人无不垂泪。次年汉顺帝即位后得以昭雪,赐钱礼葬,葬前有一丈多高大鸟飞到杨震丧前,俯仰悲鸣,泪流湿地,直到下葬才飞走。下联扣住杨姓,称颂杨雨亭之德高望重。联语整体用典精切,对仗工稳,字不见被挽者而情尽在被挽者,诚为大家手笔。
天水伏羲庙
被发下大荒,风景无殊,山光顿异;
旧事从头说,耆英结社,羽客窥人。
赏析:被发,谓发不束而披散。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有句:“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被发下大荒,似乎指作者弃官而不受朝廷约束,由官员变为商人之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有句“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悲叹河山沦落。下联回忆过往,如今主持从古学社,在此和高年硕德者结社,常与伏羲庙中道士来往。此联题为伏羲庙,但细读似只说自身经历及与伏羲庙之瓜葛,疑是题目讹传有误。联语起句五字对仗不够工稳,个别字失替,然气息饱满、神完气足。
吴柳堂先生故居
孤诣不须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散庐何必广,上有天柱,下有地维。
赏析:吴柳堂即吴可读,甘肃兰州人,以尸谏慈禧太后而朝野震动、天下闻名,“陇上铁汉”安维峻即其高足。其故居在金塔巷,年被族人出售后,由皋兰兴文社赎回,刘尔炘为其题写“吴柳堂先生故宅”隶书大字。孤诣,即独到的认知修养。上联说吴柳堂之见识行为独到,不需要俗流亲近,又化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名句,对吴的评价可谓极高。下联说吴柳堂故居虽然不宽阔高大,但其人风骨精神便是天柱地维。联语沉肃庄重,斩钉截铁,对吴柳堂的敬仰之情溢于言外。
挽周本斋
勿谓秦无人,资一片丹心,浩然长往;
自古皆有死,读数行遗墨,凛矣如生。
赏析:周本斋,即周务学,甘肃天水人,光绪举人,精究武术攻研兵书。任忠武军统领、安肃道尹、泾原道尹奉命至玉树勘界,年白俄窜犯阿山,城陷而自戕殉国。著有《忠武堂诗草》。勿谓秦无人出自《左传·文公十三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金元好问《曲阜纪行》诗之八亦化用此句:“吾谋未及用,勿谓秦无人。”上联说不要认为秦地(此处指秦州)没有人才,周本斋即是忠烈之人,一片丹心报国身死。自古皆有死出自《论语·颜渊》孔子据:“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后宋文天祥亦有“自古皆有死,义不污腥膻。”诗句,下联说谁能不死,周本斋死得其所,捧读其留下的遗墨,凛凛正气与天地长存。此联前五字声律不协,然以史对经,引用成句无可挑剔,后八字剪裁精当、对仗工稳,整体读来,周本斋之英雄形象如在眼前。
读书阁
东去有读书声,喜千万买邻,虚堂习听;
此间为寻乐处,当三五望月,杰阁凌空。
赏析:《南史·吕僧珍传》有句“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千字文》:有句“空谷传声,虚堂习听。”正因有读书阁为邻,是以居此地难得可贵,读书之声远远传开,教化感染所居之人。下联则说此地风景清雅宜人,语农历十五举首望月,但见杰阁凌空、满目清幽,信可乐也!联语用典亲切,上下照应,对仗工稳,读来生悠然之想!
挽伏羌王海涵太史
出处偶然同,即今地老天荒,应惭后死;
人民甚矣惫,值此水深火热,顿失先生。
赏析:王海涵,清甘肃伏羌(甘谷)县人,曾任刑部主事、陕西高陵县知县、直隶州牧,在任爱民惠士,清帝退位后隐居家中,民国十一年()病殁。王海涵长哈锐四岁,二人素来交好,早哈锐两年中进士,又为同乡,又同在刑部任主事,因此上联有出处偶然同之句,如今老友病逝,留自己苟活于世,余生岁月漫长无味。下联对当时局发出感慨,正是人民水深火热之际,而一代能吏却撒手人寰,能不叫人感慨怀念?水深火热应该是暗指当时孔繁锦任陇南镇守使,祸乱陇东南之事。此联感情真挚,对仗也极为巧妙,尤其“后死”“先生”属对精妙,令人激赏。
天水炳兴公司后圃
藉此涤烦襟,与素心人听山看水,吾庐可爱;
得闲学老圃,从多事外闭门种菜,一壑能专。
赏析:从联语来看,炳兴公司后有菜园花园,哈锐于事务繁忙之馀,常与人在此观赏花木,甚至亲自下地劳作。上联化用晋陶潜诗句,其一是《移居》诗“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其二《读山海经》句“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正是借此小园寄情自然,一洗尘世俗务烦恼。老圃,即有经验的菜农。《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下联更进一步,闲暇之馀,自行在此像菜农一样劳作种菜,顿时如苏轼诗《儋耳》中所说:“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有此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舒畅随心,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一壑,最早出自《庄子·秋水》“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即坐井观天之出处。可谓子非蛙,安知蛙之乐!全联一片隐逸之思,乃千古读书人出世之寄托所在。
挽任士言
开陇上二百年天荒,堂高庑大,浩然起衰,当兹国步维艰,郁郁老怀,岂为遥怜佳儿女;
捐人间七十载馆舍,生荣殁哀,允矣无憾,所恨斯文将丧,寥寥旷代,有谁复更号儒宗。
赏析:任其昌,字士言,秦州人,同治乙丑进士,主天水、陇南各书院近三十年,被人誉为“陇南文宗”,哈锐曾求学其门下。上联起笔对任士言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赞扬,转笔说任逝世观景,其时八国联国入侵京师失守,慈禧和光绪仓皇出逃,其时任其昌长子任承允任京官,音讯俱无,任其昌郁郁而逝,“岂为遥怜佳儿女”,忧子之外,亦忧国忧民。捐馆,是逝世委婉之说,捐即放弃,馆指官邸,一般指官员的去世,亦可指人生为过客,人间为旅馆。任士言去世时虚岁恰七十,是以下联起笔实写,接着指出任士言一生无憾,然其所取得的成就辉煌,当世当地鲜有匹敌,有谁能继承发扬“陇南文宗”的事业呢?联语气息流畅,言语之间尽是弟子对师长的崇敬之情、及对其去世的痛惜之意。
天水南郭寺杜甫草堂
我新从蜀道归来,登木皮岭,涉水会渡,缅遗诗宛然,恨当年冲要难留,怅对落日晴空,长想二十章过客;
公曾在秦州流寓,寻东柯谷,访西枝村,问游踪遍是,似此地峰崖更好,何时牵藤补竹,重招千余年羁魂。
赏析: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山坳,“南山古柏”为天水八景之一,杜甫于公元年流寓秦州时,写下多首诗篇,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流传甚广。上联哈锐从自身游历说起,从蜀道归陇,行经当年杜甫入川之路,吟哦其留下的灿烂诗篇,心绪难平,怅然若失,二十章,指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下联则回归本题,回想当年杜公天水游踪,似乎还是南郭寺风景最佳,杜诗《佳人》有句:“牵萝补茅屋。”以喻高洁之思,在此为其修筑草堂,令诗圣魂魄千载之下安居此处。木皮岭、水会渡、东柯谷、西枝村等地名,为当年杜甫游踪所到之处,在杜诗中亦有体现,联中作者刻意引用。八十字之间时空转换、吊古思今,读来苍茫壮阔、沉郁幽远,真翰林手笔也!
徐维强,徐维强,甘肃漳县人,现居兰州。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红叶诗社社员,甘肃楹联学会副会长、青年委员会主任,甘肃省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青年楹联研究会理事,甘肃诗歌创作研究会理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