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系列之七说不尽的逍遥游上

发布时间:2021/4/25 19:27:52   点击数:
白癜风精细化诊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256.html
说不尽的《逍遥游》

课程中庄子的部分结束了!自然心有不舍,总觉得讲得过于匆忙。当年西南联大教授沈士远讲庄子,一学期只讲了庄子的《天下篇》因而得名“庄天下”,虽功力不逮不可至,而心向往之。

《史记》说庄子,“然其本要归于老子”,是也,言下之意说老庄不分家,要结合起来读。这样读一个最重要的感觉就是:会读出这隔代师徒俩的大情怀(即现在经常讲的人文情怀),若非执意“以俗观之”,则老庄是积极的,乃是清晰明了之事。

还是回到正题吧,单一个《逍遥游》就有许多内容没时间讲到。《逍遥游》是我最喜欢的文章,没有之一,每当焦燥、慌乱、恐惧时,就自然而然地会默诵起来。喜欢的原因之一是这名字的诗意:“逍遥”已是很美的词了,一个“游”字——就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一一就更是美上加美了。自庄子后,“逍遥”与“游”都有了别样美的味道。

金庸的小说中有一个属于道家的武学流派叫逍遥派,书中说:“逍遥派武功讲究轻灵飘逸,闲雅清隽,丁春秋和虚竹这一交上手,但见一个童颜白发,宛如神仙,一个僧袖飘飘,冷若御风。两人都是一沾即走,当真便似一对花间蝴蝶,蹁跹不定,于这‘逍遥’二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旁观群雄于这逍遥派的武功大都从未见过,一个个看得心旷神怡,均想:‘这二人招招凶险,攻向敌人要害,偏生姿式却如此优雅美观,直如舞蹈。这般举重若轻、潇洒如意的掌法,我可从来没见过,却不知哪一门功夫?叫什么名字?’”

丁春秋是逍遥子的弟子,虽叛出师门,功夫却仍有逍遥之形;虚竹则因机缘巧合尽得逍遥子功力,有逍遥之神,最后以道集虚胜春秋。当然,还有一个大人物叫洪七公,他竟然也会一套六六三十六招的“逍遥游”拳法,教给了古灵精怪的黄蓉。看:“她与洪七公同时发招,两人并肩而立,一个左起,一个右始,回旋往复,真似一只玉燕、一只大鹰翩翩飞舞一般。三十六招使完,两人同时落地,相视而笑,郭靖大声叫好。”好美的画面,可以说皆拜“逍遥”与“游”三字所赐,让人很容易入境。

当然,最美的还是庄子本人的文辞。尤其是开篇写鲲鹏的语句,便已是独步天下最美的诗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这一段不可翻译,需吟诵之方得其妙。大鹏飞至九万里时,背负青天而其风在下,在风上游是比鱼在水里游更逍遥的美啊!

六月八日晨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bb/204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