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自然天性,如果被外力改变,就失去了它

发布时间:2023/4/20 11:58:31   点击数:

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亏也。

——《庄子.骈拇》

道家思想讲求“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庄子用诸多事例来说明了遵从自然本性的必要性,不应用外力强行改变其天性。

01标准化工具带来便利,却损伤事物的自然本性

曲尺、墨线、圆规、角尺都是标准的计量工具,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从“道”的角度来看,如果在非必要的情况下,用它们来定规矩,是强行校正事物原本的模样和状态,损伤事物的本性。

绳索、胶水、油漆可以使得原本不在一起的事物聚合到一块,捆绑起来,相互粘固,用好了益处多多,但用偏了就是伤害事物天然禀赋的行为了。

同样的道理,某些学派推崇所谓的“仁义”教育,要求对人民加以爱抚和教化,来安慰天下民心,也是违背事物本然真性呢!

02不遵循自然规律,将会受到自然惩罚

一切事物都有它最初的本然真性,换言之,就是“曲的不用钩,直的不用绳,圆的不用规,方的不用矩,黏合不用胶和漆,捆缚不用绳索。”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蓝天白云之下,苍茫大地之上,世间万物都在自然而然地生长,但它们并不知自己怎样生长,只是在各自地域和领域内怡然自乐,但为什么自得其乐,它并没有办法描述出来。

太阳一早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山;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轮流变换;人也一样,从出生到死亡,到了时段做该做的事,幼时靠父母养,童年要入学,毕业要工作,成年要结婚生子,中年渐渐体衰,老年要颐养天年,每个时段都仿佛已计划好,不能不遵从自然本真的规律,一旦错过或强行改变规律就受到自然的惩罚。

03作为一个组织,必然要容纳不同自然生态存在

所以古今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不能用强力去使之亏损呀,我们中学自然课程,提到自然界有个平衡稳定的生态链,很有意思,这里面有阳光、空气和水,有人类,有动物,有植物,还有微生物,互相影响,缺一不可。

大自然如此,国家和组织也是如此,有君、有臣、有兵、有民,也有强盗和小偷,很令人费解。在一个组织中,正义一方总是受到推崇,而非正义的一方,尽管人人不喜欢,但总会客观存在,甚至少了这些非正义,整个系统反而会不正常。

即使有最严酷的刑罚,有时候不但不能根除,反而愈演愈烈,导致社会崩溃,什么原因呢?只能说正义与邪恶都是社会生态中最本源的因素,是自然的规律的外在表现。

04自我标榜的仁义,严重违反自然本真

那些自我标榜的仁义学派,总是如同胶漆绳索那样,无休止地强行施加在道德之上。这反而使人们大惑不解,有句古话“水至清则无鱼”,过度以仁义标榜,本身就不是一个正确的标准,它脱离了客观现实,试图强行以自己的角度来改变别人。

小的迷惑会改变方向,大的迷惑会改变本性,庄子认为唐尧以前,社会民情还是朴质纯厚,虞舜以后,朴质纯厚的风气和民情由于受到人为的干扰和蹂躏。

越来越多的人学着追求仁义,于是,人为地出现了阶级的区分,标榜仁义的人未必仁义,仁义的人却未必把仁义放在嘴边,这难道不是改变了人的天生本性吗?

有人会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站在百家争鸣的角度,我更推崇道家的观点,因为被外力改变的天性,终究不是自然的本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51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