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内丹功有什么历史渊源三类修炼理念实践出了

发布时间:2023/4/19 10:15:59   点击数:

内丹功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由于只在师徒之间口耳相传,不立或者少立文字,导致千百年来一直都笼罩着一种神秘色彩,人们不禁会疑问:内丹功起源和流传历史轨迹如何?修炼者有些什么神奇现象吗?

年,天津博物馆从民间征收到一块带有铭文的棱柱状青玉文物(后来常称为:《行气玉佩铭》),后经相关专家考证年代至少属于战国时期物品,可见当时健身气功和内丹功已经非常流行是没有争议的,还有稍早的《道德经》和《庄子》,也是处处透露着练内丹功的思想境界。

《行气玉佩铭》考古不晚于战国时代

《道德经》作者老子,以前做过周朝“图书管理官员”,说明当时的图书丰富,而且老子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图书,是知识非常渊博的,因此我们认为老子以前的年代,实际上就已经存在练内丹功了。

那么,老子之前的历史时代,有些什么练内丹功历史人物和资料呢?最著名的当属广成子和轩辕黄帝了,《庄子·在宥篇》中,庄子或者他的门徒详细记载了轩辕黄帝向广成子(道士)求问治国和长生之道的事件,由于轩辕黄帝是多年前的上古时期人物,所以这就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了。

《庄子》一书中有黄帝问道广成子记载

反对者认为:《庄子》一书中记载的“黄帝问道广成子”一事是孤立记载,再次确认此事的是几百年后的晋朝道家学者葛洪写的《神仙传》一书,还有,古代中国传说他活了岁,所以不足为信,支持者认为:《道德经》、《庄子》、《行气玉佩铭》等等文物证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健身气功和内丹功是比较繁盛的,这些作品不可能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并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漫长时间准备和文化沉淀的,所以是有可能的。

我个人的观点接近正式道教观点,即认为:广成子是老子的化身,并用国际眼光补充一下,《圣经》记载最长寿的玛士撒拉(人名)活了岁,《五灯会元》和《释氏稽古略》等等记载最长寿的宝掌和尚,活了岁,这就跟广成子传说活了岁比较接近了,所以我用平等心认为,要么都是真的,要么都是传说。

世界上其它文化也有约寿命的记载

还有更神秘的,传说轩辕黄帝后世的尧、舜、禹帝时代,练内丹功的彭祖,活了多岁,结果有人把干支纪年法按照天数来计算,推算出彭祖活了多岁,似乎可信了很多(不知道玛士撒拉、宝掌和尚、广成子的千岁寿命是不是也这样算的?)。

老子、鬼谷子、庄子时代的来临,内丹功文化逐渐明晰了起来,虚极静笃的修炼思想已经出现,门徒学生等等也就渐渐多了起来。由于鬼谷子既精通内丹功,还精通纵横家、兵家学问,这就对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风险,所以数千年来一直是被打压和隐藏的对象,导致他内丹功思想传播远远低于老子和庄子。

鬼谷子的内丹功思想不为人们熟知

根据道家一阴一阳、万物成对的思想,有内丹功必定还有相对应的外丹功,外丹功是指向肉体以外广阔社会、经济、管理等等领域发展的,以期达到人体和社会处于完美舒畅境地的功法,所以我们要思想新颖一些,不要一听到“外丹功”,马上头脑里闪现出这种场景:几个道士在荒山野岭煅烧金属铅汞之类,然后练出一些金银(金钱)和丹药,想练出金银实现财务自由、吃了丹药想长生不老,结果有多位皇帝吃后重金属中毒死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在全网络首次提出外丹功新颖的思想,应该是:凡内丹功以外的,有道家思想特征的、优化外部环境特征的社会活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有外丹功,因此,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黄帝四经》,就可以看成是有外丹功的资料。上文已经提到了轩辕黄帝向广成子询问:治国、长生两种真道的,所以后世的《黄帝四经》,解决的是治国之道,属于外丹功,是主张经济发展成繁荣富强,实现国家和人民财务自由的;《道德经》、《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或弟子作品)、《庄子》等等是解决长生之道的,祈愿的是健步如飞、身轻如燕、长命百岁的,属于内丹功。

《黄帝四经》理解为外丹功追求繁荣富强

内丹功、外丹功历史和理论清楚了,实践怎么样呢?

秦始皇结束战国纷乱统一中国后,秦朝仅维持了13年就结束了,刘邦战胜项羽后(西)汉朝兴起,治国之道就是崇尚黄老之学的,这里的黄老之学中的“老”,是指老子《道德经》,属于内丹功;“黄”是指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黄帝四经》,属于外丹功,西汉崇尚黄老之学后,从秦末汉初战火中迅速得以恢复,出现了“文景之治”盛世,大量考古文物证明西汉早期是国民健壮、财富丰盛的,说明黄老之学的外丹功、内丹功还是很有效的,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参考后来的唐朝初年,同样崇尚黄老之学,不久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崇尚黄帝、老子思想

但是,后来的情况是外丹功出现了很多问题,少年天子汉武帝继皇位后废弃了黄老之学,改信更有利于皇帝官员统治的儒学,历史上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黄帝四经》外丹功虽然被废弃了,但是,带有民间色彩的烧炼金属铅汞炼“仙丹”活动,还是流传存在着的,经过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一直延续到宋朝,直到内丹功兴起后才逐渐势微,还有几位皇帝吃“仙丹”重金属中毒而死。

但是这段时期的内丹功表现如何呢?撇开统治阶层恐惧和打压的,带有军事谋略色彩鬼谷子内丹功学派,老子庄子学派内丹功流传下来散落民间,由于门派太多太散杂,坦白来说要全部列举出清晰流派是很困难的,我仔细查考相关资料,本着奉献、诚实、客观、平等精神,大致划分为三类,即:少阳类、隐仙类、混元类,三者的修炼理念特点如下:

少阳类认为:人是环境产物,属于大自然中一部分,所以有必要营造客观环境条件,再修炼内丹功(即使不修炼)效果会好很多,所以总结出了“财、法、侣、地、师”的思想,其中“财”是指经济财富;“法”是指修炼办法和方法;“侣”是指伴侣,共同修炼或者陪伴辅助人员;“地”是指地域、土地、房屋之类场所;“师”是指明白人、过来人,有实践过内丹功的老师和师傅。

隐仙类认为: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各人根基、境遇和悟性不一样,当然环境好就更佳,有时即使环境条件不好,只要心态好也能练好内丹功,而且功法跟少阳类从炼精化气入手不同,有的先从炼神还虚开始。

有的隐仙类直接从心意下手练内功

混元类认为:不论少阳还是隐仙类都是一家亲,都是伏羲黄帝老子等历代中华圣人一脉流传而来的,各人自愿选择顺其自然就好,功法上跟少阳和隐仙类有些小区别,采用混天思想把宇宙自然主要物质,比喻成人体相对应部位,把宇宙自然现象,混元成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功法(接近辩证唯物主义)。

跟外丹功总闯祸,又和其它文化竞争纠缠饱受非议不同,内丹功表现比较稳定,一脉相承也是可以确信的,例如西汉墓中出土有《却谷食气篇》、帛画《导引图》等等,三国时的左慈、晋朝的许逊(著作:《太上灵宝净明法》)、唐朝孙思邈(著作:《存神炼气铭》)等等,在宋朝开始,内丹功受到了广泛重视,出现了陈抟老祖、张伯端、王重阳、雷默庵等等一大批著名丹道大师,我认为其中的张伯端,是内丹功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人物。

《却谷食气篇》、《导引图》是文物证据

理由是:张伯端以前的丹经,主要以汉朝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为主流参考经典,但是此书非常艰涩难懂、篇幅冗长,误解歧义很多,张伯端经过传承、实践和整理,著作了《悟真篇》一书克服了上述缺点,更为证据有力的一点是从此以后,练内丹功者寿命超过九十岁以上的比比皆是,这是对内丹功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最好诠释。

我收集了一些懂内丹功、寿命超过岁的人员名单,如下:

冷谦、张三丰、王常月、陈楠、曹明仙、吴云青、唐崇亮、叶宗滨、蒋信平、石泰、薛道光、范青云、高清昱、张至顺、邵以正、李诚玉、湖广散人、刘理航、李少波、朱智涵、杨梅君、吕紫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51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