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3追求自然老庄的对人生的思考,涵养

发布时间:2023/3/8 11:03:31   点击数:

3.追求自然——老庄的对人生的思考,涵养了逍遥豁达的生命智慧

本专栏的第一篇介绍的是孔子。其实比孔子略早的一位大思想家是老子。他是道家的创始人。如果说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来源于官方的推波助澜,那么老子则是靠个人的魅力,征服了历史长河中的芸芸众生。

老子剧照

在春秋战国,老子创立了道家,将其发扬光大的则是庄子,他们的思想非常独特,有着神奇的魅力。

老子在历史上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司马迁时期已经搞不清楚了。目前公认的是,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大致生活年代,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他是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智者。

神仙传说,老子身长八尺八寸,周朝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19.9厘米,老子的身高约1.76米。长着黄色的眉毛,长长的耳朵,大大的眼睛,宽宽的手掌。据说他的母亲怀胎81年才生下他。当然这都是宗教色彩,不足信。

老子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

孔子曾经前往周朝的都城都,向老子请教周礼。

老子说:你所说的,那些人早已化为尘土,只有他们的言论还在。君子得其时便驾车出仕,生不逢时则如蓬蒿随风飘行。我听说,一个成功的商人深藏财货,外表看起来一无所有;一个有修养的君子内藏道德,外表看起来愚钝无知。你要去掉骄傲之气与贪欲。这些都无益于您自身的修养。我所能告诉您的,也就是这些了。孔子的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的思想深受老子的影响。

孔子问道

孔子认为,老子就像一条龙,让人难以琢磨。

老子修治道德,他的学问以自隐无名为宗旨。

他在周政府呆了很长时间,眼见周室衰微,于是便离周而去。到达散关,关令尹喜说:您将要隐居了,能否为我留下只言片语呢?于是老子就著书上下篇,阐述道德之意,共五千字,然后离去,谁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据列仙传记载,尹喜也是一位隐士,擅长天文。当老子西游出关前,尹喜望见有紫气从东方出现,知道有高人走此经过,于是提前等候,果然老子骑着青牛经过。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出处。

据说老子活了多岁,也有人说

{!--PGC_COLUMN--}他活了多岁,因为他修道养性而长寿。

有一种说法,认为太史儋即是老子,有人说不是,世人也不知哪种说法正确。

老子的著作叫《道德经》,是一部谈玄论道的奇书,一般人们又称它为《老子》,在浩如烟海的中文典籍中,《老子》拥有外国文字译本和外国读者最多,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全书虽然才有五千多字,但它用如许少的格言诗一般晶莹隽永的语言,讲了许多掷地有声、深邃而让人百思不厌的哲理。

老子传道

老子告诉人们世界是怎么产生的,道创生了天地万物;

他发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他教人柔弱谦下,知足常乐,恬静涵养智慧;

他眷恋赤子之心,赞美水无往而不胜的柔弱品质;

他向往小国寡民的诗意。

老子的《道德经》成为诸家学说的摇篮,例如列子的贵虚思想,是老子贵柔思想的进化;杨朱的为我思想,是老子无为的发展;庄子的旷达,是老子自然思想的开拓。

老子写作《道德经》

战国时期的庄子,更是一位脑洞大开的伟大哲人。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即今安徽蒙城人。他曾做过管理漆树园的小吏。庄子与梁惠王和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

庄子的学识渊博,但是他的志向却是做一个无拘无束的隐士。下面这个故事,说分的说明了庄子对做官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楚威王想请庄周出山做官,于是派使者带着金银财宝去去邀请庄周,只要来楚国就认命他为国相。

庄周笑着婉拒了,他对使者说:千金,是重利,卿相,是高位。您见过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几年,给它披上锦绣,牵入太庙。这时候,它想做一头孤独的小牛活着,难道可以办到吗?您赶快离开吧,不要玷污我。我宁愿在污水沟里游戏自娱自乐,也不愿为国君所羁绊,终身不出仕,让自己舒适快乐才是我的志向。

庄子有一颗精壮的心灵,他教人重新看世界,批判智仁名利权势,要人忘掉是非生死,诅咒圣贤帝王败坏了人的纯洁本性。

庄子还是一个抒情的天才,有着奇丽非凡的想像力,他酷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神奇,愿与天地为友、以日月为伴而生死不悔。有人称他是大丈夫中的大丈夫。

而他留给后人的思想宝藏《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真经》),更被人赞为是天下第一才子书,其中有玄妙的沉思、斯文的说理、嘲世的狂笑、无情的怒骂、无奈的玩笑,处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具有震撼人心的神奇力量。

《庄子》善于用寓言来说明深刻的道理。像望洋兴叹、螳臂挡车、朝三暮四、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都寓意深刻而耐人寻味,流传千年而不衰。

老子西出函谷

老子有一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说到底,人应以道或自然无为为法则,这要求人必须摈弃自己的知识、私见和欲望,向创生天地、造化万物的自然大道学习,从中学得虚静恬淡的养生之道,从而达到人生的幸福和精神自由,从中涵养逍遥旷达的生命智慧。

后来,人们把老子和庄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而倍感疲惫困顿的人生,增添了一道神奇而迷人的风景线。自然之母生生不息,创造着生命的奇迹,神奇的生命,毕竟是值得赞美和讴歌的,不是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46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