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名句欣赏德充符知不可

发布时间:2022/4/20 18:17:12   点击数:

国学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宋国的公室后代。庄子潜心研究道学,几乎一生退隐。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庄子文章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幻丰富,情致滋润旷达,看似夸言万里,其实皆有根基,重于史料义理;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是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德充符》-庄子内篇

《德充符》本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庄子在本篇里所说的“德”,并非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这种“忘形”与“忘情”的精神状态就是庄子笔下的“德”。“充”指充实,“符”则是证验的意思。

德充符:德,道德。充,充满。符,象征。道德完满的表征。

《德充符》名句欣赏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你怎么不径直让他把生和死看成一样,把可以与不可以看作是齐一的,从而解脱他(孔子)的枷锁,这样就可以了吧?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死和生、存和亡、穷和达、贫和富、贤和不肖、毁和誉、饥和渴、寒和暑,这些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运行。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白天黑夜交替在我们眼前,可是人的智力还无法窥探到它的初起。

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平衡是水是平静的状态。它可以用作水准,内部保持平衡而外部不会动荡。德性就是培养和顺的修养。德性不外露的话,万物就不会分开了。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只要有超人的德行,形体方面的不足就会被人忘掉。人们不忘掉应该忘掉的形体而忘掉了不该忘掉的德行,才是真正的遗忘。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

道赋予他容貌,天赋予他形体,怎么能不叫做人呢?

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是说人不要用喜好和厌恶从内部伤害自己的身体,一切顺乎自然却不要人为地去补充活力。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难处境无法改变,而安于这种处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这样。喻指对于现实的无奈和残酷,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

天无不覆,地无不载。

天无所不覆盖,地无所不承载。天地无所不包容。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234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