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庄子ldquo圣人不死大盗不止rd
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我们要做野孩子,不要做好孩子!
庄子一生的事业有两大追求,一是宁愿饿得头晕眼花吗,也要达到那种与天地合二为一的逍遥境界,达到一种灵魂的绝对自由;另外一件是就是想着办法取笑孔子,因为擒贼先擒王,既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大BOSS,把孔子给搞倒了,儒家学派自然就风紧扯呼甚至是烟消云散了。庄子是个特别擅长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中,既有宏大叙事,又有让人笑成内伤的幽默,同时更有深沉的批判力量。他批判最多的就是孔子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但庄子没有从哲学上进行论辩,仅仅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一句话,就把孔子和儒家学派憋成内伤。
我们来看看庄子的原文:
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
老子经常说一些深奥的、辩证的、让人觉得特有哲理特牛逼的话,那么他的继承人庄子说的话,比老子更牛逼。老子是冷静旁观的像个饱经沧桑的哲人,一副我说的话你不懂、我懒得和你说的样子;而庄子是雄辩滔滔、惊世骇俗,不把你眼镜震落一地决不罢休,所以,庄子就像是个揪着你不放和你大谈人生、大谈道术、大谈虚无和齐物思想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你不懂,庄子就说寓言给你听,这是很烧脑的事情,你再不懂,庄子就讲故事给你听,实在不懂,庄子就干脆直接骂人,相当爽快相当麻利。
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就是属于第三种,相当惊世骇俗,把儒家思想骂的一文不值。在反对儒家的思想家中,墨子算是一个毒舌了,而庄子比墨子更毒舌。墨子反对儒家重丧厚葬等思想,经常说那些从事丧礼的儒家弟子都是贱儒,是发死人财的人。但庄子敢说话,一上来就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简直对儒家是一种扒皮剥骨的抨击,把儒家最为崇尚的英雄圣人,把儒家崇尚的圣人人格,说成和大盗一样。孔子要是知道了,肯定要说“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善于辩论的孟子要是知道了,肯定要和庄子辩论个天昏地黑不可,以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丈夫气概,把庄子痛扁一顿也未可知。
问题是,难道儒家欠庄子的钱?要么儒家弟子曾经欺负过庄子,不然,为何庄子如此“恶毒”地“攻击”儒家的圣人呢?
言为心声,一个人说的话,总受到内心想法的支配。庄子的道家学说,是建立在继承了老子学说的基础上的。老子的道家哲学是一种自然哲学,认为支配这世界、推进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就是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就是“道”。而道是无为的,你不要为自然划定一种标准,自然根本就没有标准,它只是按照自然而然的规律运行;你不要人为划定一种道德,在道家哲学看来,我们应该是在自然天地中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奔跑的野孩子,而不是被人为划定了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德好孩子。
在道家看来,野孩子才是人的本真,好孩子就是对人性的桎梏和伤害。而圣人是什么?圣人就是儒家道德中好孩子的登峰造极的人,是达到了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甚至有点不近人情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以,道家哲学、老子和庄子都认为,好孩子不如野孩子。因为,老子庄子都认为,当一个社会缺少什么,才会声嘶力竭地提倡什么,人类其实就是虚伪的花言巧语的集合体。当社会冷漠像地狱的时候,儒家开始高喊“仁者爱人”让世界充满爱;当社会喜欢人前说好话背后砍一刀阴谋诡计的时候,儒家开始高喊要讲“义”要“舍生取义”要彬彬有礼;当社会秩序大乱的时候,儒家开始讲上下尊卑的礼仪。
所以,老子和庄子都认为,这个世界被仁义礼智给搞坏了,才来高喊仁义礼智信;当社会沦为他人即地狱、人与人之间是狼的关系时,当社会到处是都是盗贼,有偷东西的小贼,有窃取官位的中贼,还有连国家一起偷走的大盗的时候,你现在才来呼唤圣人,在庄子看来,这连亡羊补牢都算不上,这就是故意搞坏了人心搞坏了社会,破坏了清静无为的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这是傻,因为道家哲学强烈反对“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很傻很天真的行为。
庄子特喜欢编故事来编排儒家,特别是孔子。庄子说一个巨牛逼的汪洋大盗叫盗跖,竟然是著名道德模范美女光着身体躺在怀里都不为所动的柳下惠的大哥,这本来就很有戏剧性。更有戏剧性的是,庄子还导演了一个短视频,让扮成正人君子的孔子去劝说盗跖,而凶狠无礼的盗跖把孔子大骂了一顿,孔子竟无言以对。最妙的是,庄子又搞了一个短视频,可以说是讽刺儒家仁义礼智信学说的极品:盗跖的部下问盗跖说:“做大盗也有法则吗?”盗跖回答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法则。做大盗怎能没有法则呢?凭空能猜出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圣;带头先进入屋里,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就是义;酌情判断能否动手,就是智;分赃均匀,就是仁。不具备这五种素质而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你看,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在大盗那里,竟然也成了一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可见儒家的价值观是多么虚伪。
道家哲学在本质上是反智的,认为人类那些所谓的智慧,只会给人类带来混乱,因为人类的智慧在自然大道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用西方哲学的话来说,就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庄子看来,儒家那些智慧和说教,简直太虚伪,用在圣人身上和大盗身上是一样的,儒家的这些说教没有培养出几个圣人,反而是社会混乱盗贼满地走,由此说明,“圣人之道”给天下带来的利益少,带来的祸患多。所以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只有打击虚伪的“圣人之道”,让人民一切顺乎自然,天下才能太平。
庄子哲学的核心是齐物论。庄子就像站在太空观察地球一样,由于距离足够远,观察点足够高,所以在庄子看来,这世间万事万物根本就没有区别。反映到人类社会中,生与死一个样,不过是大自然的气聚气散而已,所以,生不必乐死不必忧;富贵与贫贱一个样,人们孜孜以求的,无非是蜗牛角上争何事的浅薄而已。死时候埋葬的方式一个样,你埋在棺材里和扔在野外一个样,无非是化为枯骨而已。由此可知,儒家提倡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理念,根本就没有接触到人类的大道,而真正的大道就是,什么事情都一个样,你提倡这提倡那,一点用都没有,那些道德理念反而是桎梏了人的心灵。庄子的最高追求就是逍遥,追求一种与天地合二为一万事无所待的自由状态,所以,你老在庄子面前谈什么圣人,庄子不生气才怪,所以庄子才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因为在庄子眼里,圣人和大盗是一模一样的。
往期精彩张作霖和日本人都想剿灭的“座山雕”有多牛?
追根溯源:其实这几个省的人口,大都是从江西移民过来的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北京有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中科白癜风让寒假不白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