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获奖作品选登庄子将死教学设计含

发布时间:2018/8/1 4:08:44   点击数:

第三届全国小学国学经典课堂教学评比大赛

课例名称:《庄子将死》

执教教师:王娜

单位:石家庄市北翟营小学

教材简析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他对于世事有独特的洞察力,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

《庄子将死》出自《庄子》“顺其自然”部分,庄子的幽默与智慧正是国学应该深入挖掘的文化瑰宝。这部分主要阐述了庄子的生死观。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老、病、死均是人生常态,当面对着无可抗拒的死亡时,人们内心的彷徨忧虑,但在庄子看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庄子对于生死的看法,如此轻淡,如此超然,这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次珍贵的生命教育课。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形象思维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是他们生活阅历不深,分析能力不足,特别是感悟能力有欠缺,在把握庄子豁达的生死观这一主题时,会遇到一定障碍。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考虑的因素。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明白庄子对死亡的看法。

3.能初步理解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进程。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庄子对陪葬的主张。

教学难点: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庄子的死亡观。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知道的可以立即抢答。听好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在哪个国家?是哪位皇帝的陵墓?这个陵墓叫什么?

生答。(中国,秦始皇,秦始皇陵)

师:秦始皇陵占地56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38年之久,动用人力70多万,规模庞大,陵墓内的陪葬品不计其数。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仅仅是陵墓的一部分。

师:从这些数字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秦始皇陵墓耗时之长,规模之大,可见秦始皇对自己丧事的重视。

师:确实如此,在古代,上至皇家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为了显示地位和孝道,对丧事大办都很重视。可是,著名思想家庄子却对厚葬极力反对,他是怎么说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庄子将死》。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的情境展示,唤醒了同学们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读2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试读,纠正易错读音,“邪”在古文中表示疑问语气的时候应读“ye”二声。

3.老师范读,注意朗读的停顿和语气。

4.学生再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读、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通过反复诵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语境中认读的好习惯,也可以锻炼学生模仿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读课文

1.同桌根据课文注释,说说这段话的大概意思。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3.再读(抽学生读、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的指导)。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使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丰富了情感体验,拓宽了话题空间,升华了主题认识,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悟读课文

师:庄子认为,生与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厚葬劳民伤财,无益于生命的轮回。新中国建立后,为了保护耕地、节省土地资源,年4月27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等名高级领导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除了毛泽东主席的遗体至今被防腐保存之外,其他人去世后都进行了火葬。根据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的遗愿,他们连骨灰也没有保留,撒向了大海。(PPT展示)一代伟人为我们树立了丧事简办的榜样,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社会上仍有一些不良现象:(漫画:薄养厚葬),这是某一年的一道高考题目,让考生针对这种现象写一则公益广告词,我们今天不写广告词,只就这幅图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看了这幅漫画,你想说点什么?

(老人在生前粗茶淡饭,死后贡品样样齐全,让人看到了虚伪的孝顺)

师:我们怎样调整一下标题的顺序,是符合我们现实生活中追求的状态了?(厚养薄葬)让我们跟随当年的考生一起再告诉所有人我们的口号:

2.齐读:

发扬厚养薄葬传统,谱写敬老爱老新风。

生前尽孝善待父母,死后铺张钓取虚名。

生前关爱是真孝,死后厚葬是虚伪。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深化了他们对文章主题的领悟。

五、诵读展示。

1.下周二的国学诵读你想展示哪些内容?(ppt展示需填空的内容)

庄子将死,弟子欲()。庄子曰:“吾以()为棺椁(guǒ),以()为连璧,()为珠玑(jī),()为赍(jī)送。吾()岂不备邪(yé)?何以加此!”

2.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背诵欲望,在背诵中深化了对文章主题的认识,体会庄子言语的气势磅礴。

六、板书设计

16.庄子将死

天葬

地葬

书面板书简单明了,让同学们一目了然。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晰庄子面对死亡的潇洒如归,在生死到来之际能够坦然面对,不贪,不恋,不取,不畏,甚至行身布施动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生命教育: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坦然接受现实中的任何打击。

对一个人思想的传承远远胜于一人的生死,一个人的生死无损于宇宙世界。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读促悟,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了解庄子的顺其自然,并对现实生活中的赡养和厚葬有正确的认识。

学生基本能够做到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但是对于生命教育的主题,必须经过长期的全面的宣传和教育,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想观看课例视频,点击“阅读原文”登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网”购买观看。

王娜

赞赏

长按







































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复方川芎酊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625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