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从子非鱼的公案看庄子是如何齐物的
杨景凯原创标准:1:首发2:滋养人生,引发思考3:可读性强4:欢迎转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白话文的解释:
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说:“鲦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这段话之前还有一段,大家看了就知道庄子的智慧远远超过惠子。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齐物》一篇中,庄子明确提出来了“万物皆一,齐万物而归一”,认为万事万物中都蕴含着一个“一”,正是因为存在万物连接的那个“一”,庄子才能知道鱼的快乐,而且庄周梦蝶的故事中,还在梦中和蝴蝶融为一体。
那庄子是如何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感应外在的事物呢?看看《庄子.应帝王》这一段
无为名尸,(不要成为名誉的寄托)
无为谋府,(不要成为谋略的场所)
无为事任,(不要成为世事的负担)
无为知主。(不要成为智慧的主宰)
体尽无穷,(潜心地体验真源而且永不休止)
而游无朕。(自由自在地游乐而不留下踪迹)
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任其所能禀承自然,从不表露也从不自得)
亦虚而已!(也就心境清虚淡泊而无所求罢了)
至人之用心若镜,(修养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镜子)
不将不逆,(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
应而不藏,(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
故能胜物而不伤。(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
至此我们应该庄子是能够感应到外物,所以庄子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自己不知道推断庄子不知道,只能说惠子还没有掌握齐物的能力吧。
关于我们道法自然与健康杨景凯老师是自愈力康复的老师一直以激发人的自愈力,达到人人通过自愈的手段恢复健康的目的,具体方法通过补足精神神,疏通全身经络为主的中医自愈力方法,教学之余,杨老师希望用自己的原创文章、读书笔记、经历的故事来滋养和服务学员。
对自愈力课程有兴趣的学员可以看下面的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白癜风患者感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6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