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再评杨义老子庄子论语还原
-点击上方“中华读书报”可以订阅-
杨义先生在年出版《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韩非子还原》四种,其后又于年出版《论语还原》一种。杨氏指出其研究的关键是还原、生命、全息三个关键词,并宣称通过“还原诸子的生命状态和生命过程”,以及“对诸子文本作全息的研究、考证和阐释”,探究和破解了上百个千古未解之谜。但是,我们对这些著作细加考察的结果,发现杨氏不但并未真正从学术上解决任何有关诸子的问题,以及未如同其所自称的“还原”诸子及其“生命”,而是恰恰相反,为诸子增添了许多混乱、虚构和讹误。限于篇幅,本文先从学术上评析《老子还原》《庄子还原》《论语还原》三书,并以此反驳邵颖涛的《由一家之言引起的学术反思——读〈该点赞还是该反省?——评杨义“诸子还原”〉》一文。
一杨义《老子还原》评析杨义在序言开门见山地宣称破解老子及《老子》书的九个千古之谜。按此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老子还原”共86页,包含还原研究正文共65页,所谓破解九个谜团,全部在此65页中,另有21页谈一些杂题;下编为“老子还原研究资料长编”共页,是杨义的博士生编写的一些资料摘录。以下仅逐一考察杨氏是否真的通过学术论证在65页的短短篇幅中破解了九个“千古之谜”。
1.老子姓老还是姓李,《史记》老子传中记录老子、老莱子、太史儋三人,并用了“或曰”“世莫知其然否”等不确定的词语,这些久已引起学界争论,学者们有不同看法,各有各的理由。认为老子应为老聃的学者,提出了一些有力的证据,如唐兰指出先秦称子的,皆在姓氏下加子字,如孔子、孟子等(唐兰,《老聃的姓名和时代考》,《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第-页);高亨提出春秋二百四十年间无姓李者(高享,《老子正诂前记》,《古史辨》第四册,第-页);陈鼓应认为李耳可能为老聃之音转(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年版,第10页)。杨义只字不提其他学者的研究,而是直接断定老子不可能姓老,唯一理由是他“已考证老子可能出生于母系氏族”,因此不可能出自老氏。但是,很可惜这一论断的前提(老子出生于母系氏族)根本站不住脚(见下面第三条的批驳),杨氏由此而得出老子不可能姓老的结论也就靠不住。
2.杨义以老子故乡有谷水和涡水解释为《老子》中称赞水的文化基因。但是中国大地遍布江河湖海,对水的称赞普遍见于先秦文献;而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出土,更使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存在水崇拜(艾兰著,张海晏译,《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第22-25页,第34页;李小光,《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以〈太一生水〉为中心的考察》,巴蜀书社年版,第-页)。既然水的“文化基因”可以到处套用,杨义的重大发现也就等同于空谈。
杨义又将《老子》中以车轮和陶艺为喻谈论有无之理也解释为老子作为陈人的文化基因,其理由是将陈字构形释为“左如旌旗,右为高轮车,轮上的辐条和轴套是很明显的”,及陈国之先祖曾任周的陶正。根据何琳仪的解说,陈字金文从阜从束,束后演变为东,东又讹作车,遂分化出阵字(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年版,第页)。杨义将简单的“阜”符误解为旌旗,又靠想象编出“高轮车”“辐条和轴套”,这只是望字生义的臆测,不是古文字学的分析。而且退一步说,即使陈字构形带有车轮符号,也不能证明《老子》中以车轮和陶艺为喻是陈国人的文化基因和潜意识,因为其它诸子书也大量使用此二种比喻。例如,《墨子·非命上》《庄子·齐物》《淮南子·原道训》皆用了制陶器用的转轮“钧”作为比喻;《庄子·天道》中有著名的轮扁的故事;《孟子·滕文公下》以轮人、舆人为喻;《管子·轻重丁》述砍伐树木制造车轮车轴之事,等等。如果杨义所举的水、车轮、陶器等“文化基因”可以套用到任何作者,那么这种随意的猜测又有几许学术价值?更有甚者,如同曹长卿所指出,杨义以想象中的老子的“童年氏族生活记忆”解释《老子》中“小国寡民”的观念,又以虚构的老子“小时候在涡水、谷水捞小鱼烹食”,从而知道“烹调小鱼不能胡乱翻身”的童年回忆,来解释《老子》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观念(第45-46页;曹长卿,《是“诸子还原”还是“诸子虚饰”?——评杨义〈老子还原〉》,共识网,6年5月25日,白癜风早期能治好吗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