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国学大师饶宗颐

发布时间:2018/3/3 9:35:53   点击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莉掌门主持的《经济之声笑傲江湖》非常的受欢迎,内容独特,有高度、每一期节目都催人奋进!祝愿《经济之声笑傲江湖》越办越好!

国学大师饶宗颐精通六种语言,纵横经史考古,长于诗词画印,他自学成才,却被尊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也许在这个时代“大师”是个让人不得不谨慎使用的词汇,但称饶宗颐为大师,没有人会觉得突兀。

1

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

饶宗颐先生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其贯通中西之学,则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心目中的大师”,法国汉学家说他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一代通儒。

饶先生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他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又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这些领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等13大门类,他出版有著作60余部,论文多篇,著述万言,仅《二十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12卷,就达多万字。

先生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6国语言文字,其中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有的在其本国亦少有人精通,而饶宗颐先生以中国人,却能通乎异国“天书”。

他还精通古琴和中国音乐史,中国书法、绘画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

由于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推动中国学以及汉学发展,促进中国学在海内外的推广和交流,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授予饶宗颐“世界中国学贡献奖”。年1月,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

饶宗颐治学70余年,足迹遍布五大洲,他先后在新加坡大学、法国科研中心、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从事讲学或研究,学生、弟子遍布全球。事实上,饶宗颐既非学院派,也非西洋派,而是一位受家庭浓厚的文化熏陶、自学成长的大学者。

2

自学而成一代宗师

饶宗颐出生于广东省潮州的大富之家,其外祖父为清末进士,父亲饶锷为当地知名的考据学家、工商金融界名流,饶锷四兄弟都开了发行钱票的钱庄,几代皆为潮州首富。

饶家不仅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更是深厚。

早年毕业于上海法政大学、喜爱西洋建筑的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藏书十万余卷。受父亲影响,饶宗颐时常浸泡在此,读书玩耍之间,文史典籍早已烂熟于心。

家学渊源和富裕的家庭条件,使饶宗颐从小便拥有了大多数人望尘莫及的学习条件,当其他孩子都步入学堂读书的时候,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总感觉学校教的“太肤浅”,他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

这位后来学富五车的汉学大师,是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少年。

他人生的第一个导师是自己的父亲。饶锷做学问是按照清朝朴学的路数,对诗词歌赋和佛学皆感兴趣,年幼的饶宗颐充当父亲的助手,为其抄写整理,直到晚年,他仍然能背诵一些段落。

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可谓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虽然再未获得正式学校文凭,也未曾留学海外,但后来却在海内外二十余所高等院校任教,精通英、法、日等六国语言皆得益于他的自学能力。

不幸的是,饶锷为编纂《潮州艺文志》,在即将编完的时候,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才15岁的饶宗颐,没有让父亲的心血之作烂尾,而是秉父遗志将其完成,并连载于《岭南学报》。

这部采用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编撰的著作,连同他后来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多篇文章,引起学界高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北京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494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