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考前策略哪些常识国考前必会
国考临场策略——常识篇
做常识,只对答案没意义,要看其中的考点,把每道题对应的考点掌握清楚。考前两天,就重点掌握一些热门考点,比如《民法总则》、诸子百家,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考一道诸子百家的题目,在国考终极模考中,有这些热门考点需要你必须掌握!
我国的各种制度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
2、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这三个词在我国意思都一样,即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5、我国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法总则亮点
1、新增“绿色原则”、“公序良俗原则”:
(1)绿色原则: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因为提出了“五位一体”,从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到十八大时增加生态。
(2)公序良俗原则:之前有相关的表述,即“保护社会的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学者们称之为公序良俗,新民法中正式把“公序良俗”写入《民法总则》,即公共秩序、善良风俗。比如著名的“二奶案”,“二奶”要求按照遗嘱把财产全部判给自己,法院认为这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没有将遗产判给“二奶”。
2、胎儿享受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的民事权利:即常说的遗腹子。假设丈夫去世,妻子怀孕3个月,新法规定胎儿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的权利受保护(原则上受保护),如果胎儿出生是死体,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视为自始不存在。
3、下调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8岁):以前是10岁,新法调整到8岁。依据新法区分8、16、18三个年龄节点。8岁以下是“无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8-18岁是“限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8岁以上是“完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16-18岁(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人”。因为现在孩子早熟,所以年龄提前。
4、个人信息权受法律保护:之前其他法律有规定进行保护,比如刑法,如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因《民法通则》过于久远,新民法进行强调。
5、强调抚养、赡养义务:其他法有相关规定,新民法又强调了一遍,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6、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协商确定监护人:成年人可以协商确定监护人,因为担心自己“疯了”无人管。注意:前面题目中已经讲解。
7、增加保护虚拟财产规定:新法对各种网络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比如Q币、网游的各种装备,根据新法,这些属于自己的私人财产,过去的老法没有相关规定。
8、增加紧急救助免责条款:好人条款。很多人做好事,当英雄流血又流泪,法律为了更好的倡导乐于助人、见义勇为,规定救助人因为紧急救助行为造成损害的,即便损害救助人也不承担民事责任,鼓励大家做好事。
9、保护英烈权利:比如一些人污蔑和否认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等事迹的真实性,因为反华势力认为“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认为我们的历史是瞎编的,以此达到反华的目的。为了跟反华势力作斗争,新法规定要保护英烈权利,比如侵犯英烈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10、民法调整的主体新增“非法人组织”:老法即《民法通则》规定适用于“公民和法人”,表述不严谨;新法改成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这样修改更加全面。比如:“公民”修改为“自然人”,外国人有可能成为中国民法的调整对象,修改后表述更准确;企业中有法人和非法人,都写上更加完善。
11、诉讼时效由两年延长为三年:过去时效是2年,时间太短,无法合理索赔,所以修改为3年。注意:如果未成年遭遇性侵害的,从年满18周岁开始计算,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假设10岁的女孩被性侵犯,可能10岁的孩子不知道性侵犯的意义,从18周岁成年开始计算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成年以后索赔不过期)。
党史题常考查的那些“思想”
1、马列主义:年一大(建党之初)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年七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年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年十六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科学发展观:年十八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写入党章)。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年十九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马哲常考原理
1、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遵循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2)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辩证法:
(1)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
(2)三大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包括:
a、同一性和斗争性。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冲突;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转化。
b、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各有其特点。
c、两点论和重点论: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d、内因和外因:内因第一位,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②质量互变规律。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3、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
(2)常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是检验正确的唯一标准。
4、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起到决定性作用。
物理学三态变化
1、三态变化
(1)硬→软:吸热。
(2)软→硬:放热。
(3)例子:冰(固态)、水(液态)、气(气态),冰比水硬,水比气硬。①冰→水,硬→软,是吸热;②水→冰,软→硬,液态变固态,即凝固,要放热。
2、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称之为雾。雾看起来是气体,实质上是小水珠,属于液体。
诸子百家
1、儒家:
(1)孔子:
①礼:等级有序,强调等级,君王和臣子应当干各自的事情。
②仁:仁者爱人,强调爱人。
③中庸:不偏不倚,折中调和。
④德:孔子曾说“为政以德”。
⑤教育:孔子是最早的民办教育家,提出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2)孟子:
①仁政:比孔子的“仁”更加有针对性,针对统治者提出的,即君王要采取仁政;比如“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说明要靠仁政得天下,而不能靠兵革之力。
②义:强调道义,比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民贵君轻: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④性善论: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⑤以德服人:比如“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3)荀子:
①性恶论:人有自然的生存欲求,因此应当礼法并用,既要用教化,又要用法律来惩罚。
②“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注意魏征和荀子说的措辞不一样。魏征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先义后利:先要强调正义,然后才看私利。
④“天行有常”:大自然是有一定规律的。
⑤“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规律,并利用其为自身服务,体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4)董仲舒: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②“大一统”:政治上、思想上统一才能长治久安。
③天人感应:天人相通,君王不仁,天将降灾;君王仁德,天将保佑。
(5)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追求天地之理,去除人的私欲。
(6)王阳明:“知行合一”指认识和实践相统一。
2、道家:
(1)老子:
①“道”:强调“道”,道是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②朴素的辩证法:“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③无为而治:即“我无为而民自化”,强调君王不要过多干涉,应当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④“小国寡民”:一种理想状态,“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庄子:
①无为。
②齐物论:指一切事物从根上说都是相同的,没有差别,没有贵贱。
③天人合一:万物与我为一。
④“逍遥”:人活着不能为外物所累,应当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法家:
(1)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指不效仿古人,强调变法。
(2)韩非:
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强调中央集权,后被始皇帝嬴政所采纳。
②“以法为教”: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内容。
③“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大臣也得受罚,平民有功也得奖赏。
④“法”“术”“势”结合:“法”指健全法制,“术”强调策略和手段,“势”指君王的权势,三者要相结合。
4、墨家:记住“平民”二字即可,能够代表平民利益的表述就是墨家的思想。比如兼爱,强调大爱,反对儒家爱有差等。大爱、不打仗、节约(没钱就得节用)等均有利于平民。
5、兵家:研究如何打仗,相关人物有孙武、孙膑等。
6、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7、纵横家: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外交游说。
8、阴阳家:阴阳五行,比如用金木水火土来解释世界。
9、名家:辩论名实,“名”指概念,“实”指事物本身,即围绕概念和事物的关系展开辩论的,称为名家,比如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围绕概念和马本身来展开辩论。
10、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需要掌握人物与思想的对应;兵家、杂家、纵横家、阴阳家、名家只需掌握所给出的语句属于哪个派别即可。这部分知识几乎每年必考,一定要理顺。
-END-
突击更多常识戳右边:《国考常识大汇总》
听更多常识指导,考前点拨就去
国考终极模考名师解析课¥1
-言语、判断、申论、常识、数资、经验分享-
▼戳阅读原文,去粉笔App1元听解析吧
赞赏
长按治白癜风郑州哪家医院好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