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知识 >> 庄子第十八篇至乐第五章命有所成,形有所
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1]: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
孔子曰:
善哉,汝问。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4]。吾恐回与齐侯言黄帝尧舜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5]。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6]。
且汝独不闻邪?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7]。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8]。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9]。夫以鸟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鱿鲦,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10]。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11]。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1]。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1]。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14]。
[1].颜渊东之齐,孔子有忧色,子贡下席而问曰:之:往、到。下席: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问话时为了表示敬意,离座站立,称下席。
[].小子敢问,回东之齐,夫子有忧色,何邪:小子:弟子晚辈对师长父兄自称小子。敢问:请问。回:颜渊。《疏》:颜回自西之东,从鲁往于齐国,欲将三皇五帝之道以教齐侯。尼父恐不逗机,故有忧色。于是子贡避席,自称小子,敢问夫子忧色所由。
[].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管子:管仲,春秋时期齐国入,曾相齐桓公创建霸业。丘:孔子自称。褚zhǔ:盛衣物的袋子。《疏》:褚,容受也。怀:包藏。《疏》:怀,包藏也。绠gěng:吊桶的绳子,俗称井绳。《疏》:绠,汲索也。汲深:从深井中汲水。《疏》:夫容小之器,不可以藏大物;短促之绳,不可以引深井。此言出管子之书,孔丘善之,故引以为譬也。
[4].夫若是者,以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也,夫不可损益:命有所成:命运各有所定。形有所适:形体各有适宜。《注》:故当任之而已。《疏》:夫人禀于天命,愚智各有所成;受形造化,情好咸着所适。方之凫鹤,不可益损,故当任之而无不当也。
[5].吾恐回与齐侯言黄帝尧舜之道,而重以燧人神农之言:重:增加。燧人神农:《疏》:黄帝、尧、舜,五帝也。燧人、神农,三皇也。
[6].彼将内求于己而不得,不得则惑,人惑则死:惶惑于心,忧思不懈,乃至悒郁而死。《注》:内求不得,将求于外。舍内求外,非惑如何?《疏》:恐颜回将三皇、五帝之道以说齐侯。既而步骤殊时,浇淳异世,执持圣迹,不逗机缘;齐侯闻此大言,未能领悟,求于己身,不能得解。脱不得解,则心生疑惑,于是忿其胜己,必杀颜回。
[7].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海鸟:爱居:《国语·鲁语上》: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郊:《疏》:郭外曰郊。御:迎接。《疏》:御,迎也。觞shāng:为古代酒器,觞之即设酒宴招待。《九韶》:舜时乐曲名,被孔子称为尽善尽美之音乐。《疏》:九韶,舜乐名也。太牢(牛羊猪三牲皆备,最隆重的祭祭祀规格。《疏》:太牢,牛、羊、豕也。膳:饭食。《疏》:昔有海鸟,名曰爰居,形容极大,头高八尺,避风而至,止鲁东郊。实是凡鸟,而妄以为瑞,臧文仲祀之,故有不智之名也。于是奏韶乐,设太牢,迎于太庙之中而觞宴之也。此臧文仲用为神鸟,非关鲁侯,但饮鸟于鲁庙之中,故言鲁侯觞之也。
[8].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眩视:头晕眼花。脔luán:切成的肉块。《疏》:夫韶乐太牢,乃美乃善,而施之爰居,非所餐听,故目眩心悲,数日而死。亦犹三皇、五帝,其道高远,施之齐侯,非所闻之也。
[9].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疏》:韶乐牢觞,是养人之具,非养鸟之物也。亦犹颜回以己之学术,以教于齐侯,非所乐也。
[10].夫以鸟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鱿鲦,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坛陆tánlù:水中陆地。坛作澶,水回流形成之沙洲。《疏》:坛陆,湖渚也。鱿:泥鳅.鲦:白条鱼。《疏》:鱿,泥鱿也。白鱼子也。行列(鸟飞行时所排的行列。委蛇wēiyī:从容自如。《疏》:委蛇,宽舒自得也。《疏》:夫养鸟之法,宜栖茂林,放洲渚,食鱼子,浮江湖,逐群飞,自闲放,此以鸟养之法养鸟者也。亦犹齐侯率己所行,逍遥自得,无所企羡也。
[11].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鱼闻之而下入,人卒闻之,相与还而观之:奚:何。譊譊nánáoo:喧嚷、争辩《疏》:譊譊,喧聒也。《咸池》:黄帝时乐曲名。《疏》:咸池,尧乐也。张:开设。洞庭之野:《疏》:洞庭之野,谓天地之间也。走:奔跑。人卒:人众。相与xiāngyǔ:在一起、相交往。还:环绕、围绕。《疏》:还,绕也。《疏》:咸池、九韶,惟人爱好,鱼鸟诸物,恶闻其声。爱好则绕而观之,恶闻则高飞深入。既有欣有恶,八音何用为乎?
[1].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彼(:鱼和人。《疏》:鱼好水而恶陆,人好陆而恶水。彼之人、鱼,禀性各别,好恶不同,故死生斯异。岂唯二种?万物皆然也。
[1].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先古圣人依据人的不同能力,使治不同的事宜。《注》:各随其情。《疏》:先古圣人,因循物性,使人如器,不一其能,各称其情,不同其事也。是知将三皇之道以说齐侯者,深不可也。
[14].名止于实,义设于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实:因实立名。适:因义宜性。条达:条理通达。福持fúchí:福份常在。《注》:实而适,故条达;性当得,故福持。《疏》:夫因实立名,而名以召实,故名止于实,不用实外求名。而义者,宜也。随宜施设,适性而已,不用舍己效人。如是之道,可谓条理通达,而福德扶持者矣。
颜渊装备往东去齐国,孔子面有忧愁之色,子贡离开席位问道:学生请问,颜回东去齐国,先生面有忧色,这是为何呢?
孔子说:
很好啊,你的问题。从前的管子有句话,我认为讲得很好,他说:“袋子小不可藏大东西,短绳子不能汲深井水。”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命运各有形成的机理,形体各适宜的处所,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我恐怕颜回跟齐侯讲尧舜、黄帝之道,又加上燧人、神农的主张。齐侯听了将会内求于心而不能解,不能解就要生惑,人生惑就会遭殃了。
况且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从前有一只海鸟飞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把海鸟迎进太庙,用酒宴招待海鸟,演奏《九韶》去娱乐海鸟,设太牢之宴为膳食。而海鸟乃至头晕目眩忧愁悲苦,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用养己的方式去养鸟啊,不是用养鸟的方式去养鸟。如果用养鸟的方式养鸟,就应该让鸟栖息在深林之中,漫游在沙洲荒岛之上,浮沉于江湖水面,捕食泥鳅白绦等小鱼,随鸟群行列飞行与留止,从容自如地生活着。鸟最厌恶听到人的声音,何以还要作这些喧闹吵杂之事啊?《成池》、《九韶》一类乐曲,在广漠的旷野演奏,鸟听了就要飞去,兽听了就要逃跑,鱼听了就要潜到水底,而人众听了则相互环绕观看。鱼在水里而得生,人在水里就要死。鱼与人必定相互各异,故而好恶也各异。所以上古圣人依据不同能力,使治不同事宜。名限于与实相符,义设于与物相宜,这就叫“条达”——条理通达而又“福持”——福份常在。
在本章中,庄子把颜回比拟为鲁侯,把海鸟比拟为齐侯,颜回跟齐侯谈论“黄帝尧舜之道”和“燧人神农之言”,就如鲁侯“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海鸟不仅不能享受,反而“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乃至“三日而死”。
本章的要点是“命有所成,形有所适”。“命有所成”即“命运各有所定”,“形有所适”即“形体各有适宜”。颜渊准备到齐国去游说齐侯,可在孔子看来,颜渊所说跟齐侯本性格格不入,违背了“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的基本原理,因此属于对牛弹琴之类,暗示颜渊没有必要“东之齐”,因此“孔子有忧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命有所成”,因地制宜就是“形有所适”。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出的“以鸟养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名止于实,义设于适”等都是一个意思,如此就能“条达”而“福持”。
1.孔子为什么对管子名言“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甚善之?
.“名止于实,义设于适”的“条达”而“福持”,是站在道境还是人境讨论问题?
杨郁,名凡用,北京文化学者,中华传统文化资深研究型独立学者。主要著作有《易经新学》,《易经的智慧》,《老子新学》,《庄子全集》等各类若干种。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挂号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zs/1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