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齐物论第五则师心,第一节成心

发布时间:2024/1/9 14:54:37   点击数:

欢迎来到三问先生的思想咖啡。

问千年庄子,识百年变局。

这里是《庄子通义》系列讲座课程。

第二辑:《齐物论》——吹万不同,使其自己。

第五则:师心——谁独且无师乎?

第一节:成心。

这一则,讲“师心”的弊端。

这里的“心”,特指自以为是的见解,

固执己见的偏执,

似是而非的常理、常识,

尤其是指儒、墨的仁义学说,

庄子统谓之“成心”——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

谁独且无师乎?

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

愚者与有焉。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

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是以无有为有。

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

吾独且奈何哉!

——“师”:师法,以……为公认准则。

“奚必”:何必。

“知”:懂得。

“代”:事物变化及其道理。

“心自取者”:心领神会的智者。

庄子这段话的大意是说,

如果以一己之见教化天下,

则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思想

取代别人认为正确的思想

而教化天下。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主见,

并非唯有智者才可以说出一套主张,

愚人也有自己的一孔之见。

如果每个人的说法都是对的,

那么天下就没有公认的是非标准可言,

天下就只有成见和是非。

像惠施那样巧舌如簧,

说“今天到越国去,昨天就到了”,

也可以被认为是正确的,

这无异于将无有说成是有。

面对这些层出不穷的诡辩,

即便是能预知未来的神明大禹,

也无法作出该由何种主张来教化天下的最佳选择,

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面对各种是非学说,

要想弄清楚谁是谁非,就更是无能为力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54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