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庄子的格局游是最逍遥的活法
在中国历史上,论格局,庄子的高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事实上,千百年来,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文字上,庄子所呈现出来的,几乎中国文化中最上乘的般若。
我们举一些例子。
在《逍遥游》的开篇,庄子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在这段话中,所体现出来的格局与视野,从“不知”二字,可见一斑。
庄子画像又如世人所敬畏的生死,在庄子看来,不过是生命当中必然需要经历的两个节点——生既不是真正的开始,死也并非是彻底的结束,即:
“生是死之徒,死是生之始”
由此可见,庄子的格局,几乎概含一切,超越生死。
或许正因为如此,庄子的一生,可以归结于一个“游”字。
甚至可以说,在庄子看来,“游”其实正是最逍遥的活法。
何以见得?
我们继续看《天下》的这句话——万物毕罗,莫足以归。
大意是说,万物皆包罗其中,却不知道归宿在哪里,或者说,没有归宿,才是真正且最大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