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地域黑始祖,春秋战国笑柄,宋国为什么总是

发布时间:2023/3/5 12:40:21   点击数:

相信大家都学过关于“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智子疑邻”之类的成语,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类愚蠢的寓言故事主人公往往都是宋国人,同为周朝的诸侯国,宋国何德何能,能够招致这么多人的地域黑呢?

寓言故事里的地域黑

1.宋人卖冠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逍遥游》

宋国人非常讲究礼仪,对殷商礼仪、周礼都很是遵守,出门前必定要穿礼服、戴礼帽,十分有仪式感。而越国人则受西南蛮夷影响很深,披发纹身的风俗比较盛行。

宋国人十分善于做生意,在前往越国做生意的时候就发现了越国人披发纹身、喜爱赤膊甚至光着膀子的习惯,就认为这样很不礼貌。并且也自认为发现了商机,于是就带着宋国的礼服礼帽前往越国去售卖,结果根本就没有人前来购买,结果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

2.玉为楮叶

“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国。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列子·说符》

宋国的手工业非常发达,有一个宋国人花费三年时间,用象牙雕刻成褚叶的样子,并把它献给了宋国国君。叶子的脉络细节做得十分精细,甚至连毛刺的各种光泽也都十分逼真,把它混在楮树叶中无法分辨出来哪个是假的,完全可以以假乱真。于是这个人就以这项精巧的技艺闻名宋国,并以此生活。列子听说了这件事,便嘲讽道:“假如大自然的生物都需要三年的时间才长出来一片叶子,那么树木的叶子也就太少了!所以圣贤凭借的是道德教化而不是智慧机巧。”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宋国不论是礼仪制度,还是手工业都是相当发达的,但还是被庄子、列子等各种“圣人”嘲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1.故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发展

这些故事,大多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作里面的寓言故事。而这个时期,礼崩乐坏,正是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整个社会都要突破周礼的束缚,解放生产力,周朝公有制的井田制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所以,有关“陈规陋习”的一切东西都会被抨击,嘲讽。

2.封建社会形成,重农抑商

这个时候铁器出现并且开始应用于农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古代社会“士农工商”的阶级顺序也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人口只有固定下来,才能安心种植,而商人这种游走在各个国家的不确定因素,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更是新兴地主阶级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手工业也只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至于原来那些华而不实的艺术,只要转化不成生产力,通通都是不务实。所以,这个时候,来商朝那极其发达的青铜器文明逐渐衰落,敬天保民,人们渐渐不事鬼神,而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46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