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傅佩荣庄子赢了儒家等其他学派的论调,

发布时间:2022/12/22 22:08:16   点击数:

(文/得浩)

傅佩荣说:庄子本来就其学无所不窥,把儒家的精华掌握住,缺点指出来;把道家思想掌握住,再加以发挥,便结束了先秦六大学派分庭抗礼,庄子一出,其他学派都输了。

傅佩荣的说法给人一种误导,让人觉得学道更好,更强,但并不是谁都能直接学道。儒释道三教之间没有谁输谁赢之争、谁高谁低之分,只是法门不同,殊途同归。试问,当下之世,道在世间觉,倘若连人都做不好,不能践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不能遵守仁、义、礼、智、信五常,又有什么资格学道?若是这样学道,难免误入歧途,更难以成道。

《南华经》中讲的一些寓言故事,旨在让人不要固步自封,切莫学了一些皮毛,便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人之一生,不光要修身立德,还要行善积德、行道立德,要循序渐进,不断进步。即使是成道之人,也不能弃忠孝而不顾,儒家讲的的忠孝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能舍弃。儒教无疑是正教,是教民学会修身做人;道教是教人如何修行成道。

儒道两家并不像傅佩荣所说属于学术派别,有什么缺点错误,如果仅仅是从学术的角度学习儒道经典,既没有踏踏实实学习做人践行,也没有切实经历过觉悟后的修行,便解经说典,必然会歪解、错解经典。倘若妄加评论,必然会误导世人,断人慧命。所以说,儒家、道家不是谁优谁劣,谁胜谁败,而是法门不同,有入世与出世之别。儒家在世间治世,道家在世外修行成道,并不是谁能取代谁。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人心沦丧,不能再执着于出世法,人若没有人心没有德行不能学道。当然并不是说要完全拘泥于世间法,所以,要在立起人心、扎实做人的基础上,立起道德进而达到“入世还诸出世”的境界,而不是去争论儒家、道家孰优孰劣。人之一生,学无止境,要立足当下,踏踏实实地去行,比如品行、善行,进而德行、道行,立大志大愿不断前行,而不是汲汲于知识的积累和学术上的满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44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