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道德经精神没有建树,你所有的努力都将

发布时间:2022/11/30 18:42:10   点击数: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庄解道德经:

治人事天,莫若啬;庄子曰:道之真在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可以治天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这都是在说明了“治人事天”之道。

庄子《让王》篇,中山公子身居江湖却心系庙堂,问隐士瞻子该如何是好?瞻子曰:“重生!重生则轻利”。只有尊重生命,才知道孰轻孰重,才能归于生命之本,才能归于生命之根。

庄子《徐无鬼》篇,隐士熊宜僚见鲁候,鲁候有忧色。熊宜僚建议他到南越之国走一趟,如果你能放下一切而又能找到快乐,那么你的能量就充足了,那时才真正拥有了治身之道和治国之道。

庄子《则阳》篇再次阐述了“两臂重于天下”的治身治国之道。

从以上我们可以理解老子所说的“治人事天,莫若啬”的道理。这里的“啬”指的是“减损”之意,延伸之意就是减损人的物欲,回归到珍惜和尊重生命的本身上来。顺着这个意思我们就不难理解本章接下来的文字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43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