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创造训练营最小阻力过舒心生活

发布时间:2022/7/14 13:13:08   点击数:
1这篇文章有多难写

这篇创造训练营介绍文章我拖了快2个月了,从第一期开始就想写,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始写,感觉阻力可大了,抓耳挠腮一直拖拖拖。直到昨天我忽然想到,我自己不是教最小阻力的吗?为啥不把最小阻力应用在写文章上面呢?

怎么样写对我来说阻力最小呢?怎么样写对我来说阻力最小呢?怎么样写对我来说阻力最小呢?

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

写文章比较小的方式有哪些?

哪一个方式对我来说阻力最小?

按照这个思路我思索了很多,后来我发现原来问答式的写作非常适合我,就像聊天一样很快地就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了。所以下面对于训练营的介绍我都会采用问答的方式来给大家说清楚。

这样子一来,我内心有轻松了很多,打起字来就像聊天一样,毫无障碍感,而且还毫不费力想到新的内容...果然是最小阻力的结构设置好了,做啥都轻松很多...

以下内容将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帮助大家了解训练营,如果还有想问的问题,可以反馈给助理,我们会逐步完善这篇介绍文章,让它变得越来越好。而凡是越来越好的事物,都能让我们从结构上成为时间的朋友...

“问1:一句话讲清楚创造训练营的核心?”

芒种:成为自己人生的造物主

我们总是听到这样那样的人生道理,但一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总是难以奏效,为什么呢?是我们学习的方式不对吗?还是说我们应该先去学习如何学习?

其实凡事如果没有搞清楚最终的目的,最终都会变成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搞得自己很忙图个安心,最终却茫茫然地过了一年又一年,生活实在不够有趣。

所以创造训练营里面有一个基本的观点:①如无愿望,无需改变。我们并不需要为了变好而改变,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的性格、习惯、身体等等一切,其实都已经是最优解了。就好比我们无论如何晃动秋千,它最终还是会在最低点附近不断地摆荡,直到停止。

那该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生活过得更有趣一点呢?

其实很多冲突是无法从内部解决的,就好像两夫妻吵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解决矛盾的关键是,这段关系是如何出现的,将要去往何方,到底为什么结婚,为什么选择和对方一起。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那么吵一百遍一千遍最终不过是彼此麻木了习惯了而已。

这就是创造的底层逻辑,搞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然后亲手去创造出来。说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它的意义又远超一个普通的技能,创造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就好像我们已经在这个宇宙了,却还是对创造一个新的宇宙(元宇宙)十分感兴趣。

其实也不说得那么远,创造在我们生活里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写一首诗做一顿饭画一幅画都可能是创造,只要你真的爱某样事物,真的想要它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然后一步步地现实它,就是创造。

生活,就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作品。

那懂不懂创造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

不懂得创造的人,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周围环境推着走,不停地抱怨,每天都在无奈地表达「不得不如此」,忍受这身边的一切痛苦。

懂得创造的人在绝大部分情景下,内心都是有选择的,会想方设法让现状「变得更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事物环绕身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两种人的生活会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而这两个方向,我们是完全可以选择的。学会创造,我们将会成为自己人生的造物主。

“问2:创造和JT庄子是什么关系?”

创造:去喜欢的地方游玩JT庄子:把交通工具修好

我自己学习了JT庄子10年,也做了庄子教练2年,慢慢的发现我们练JT庄子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为了消除情绪而消除情绪,为了破我执而破我执,为了改变而改变的奇怪状态。这样的练法会让我们对情绪过度敏感,反而忘了生活了更多好玩的重要的事情。如无愿望,无需改变。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创造自己想要的事物和当时情绪状态并没有绝对关系,情绪里的喜怒哀乐就像四季的春夏秋冬,会来也会走,我们大部分时候只需要看到就行了,该干啥继续干啥。只有情绪大到严重影响创造状态,或者由于我执太重看不清很多真相导致创造效率太低时,我们才去特地用庄子心法承认事实,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好比我们想到附近公园玩耍(小创造),如果家里的小汽车坏掉了,跑起来咯吱响(情绪多)油耗还超高(效率低),我们就可以选择走路、打车、坐公交这些阻力更小的方式,这个时候不修小汽车是完全没问题的。但如果我们想到郊外自驾游(大点的创造),那么把小汽车修好(用庄子心法破除代偿、承认事实)就成了一个阻力更小的选择,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是为了修车而修车了,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修车。总之,我们创造的路有千万条,哪条路阻力小就选哪条路。

所以,在我们创造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情绪并不需要刻意地改变,而是在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变化。

这并不需要什么意志力,大部分时候都是享受的过程,特别是找到了一条之前从没到过的小路,更会让我们格外惊喜(就像我用现在的方式写本篇文章一样)。

除了这些物质上可见的部分,创造也会让我们身心的能量得到疏通,不需要刻意地保养,健康的身心也会重新变成生活常态。

也就是说,在创造的世界里,JT庄子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而用什么工具其实并不重要,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获得我们想要的体验更重要。

“问3:为什么要搞创造训练营?”

芒种:想要分享好东西

我从两三岁的时候就会想,我要是早点死就好了,可以早点做神仙。现在我发现其实不必等到死掉,我们每一天都可以活得像神仙一样。

我见过不少对未来期待非常高的人,往往现在过得都很不开心,就像先用绳子把两根手指五花大绑,然后在余生慢慢解开,都忘了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活动的肢体去享受去玩耍,天天搞来搞去还挺无聊的。

而创造这个事情,就好像告诉大家,即使我们只有一根手指能动,也能像霍金一样继续创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是我们一直对创造有所误解,以为要创造想要的人生肯定很辛苦需要很大的毅力吧。

其实恰恰相反,这是不了解创造的人才会有的想法,真正熟练运用创造的人,会经常想起自己为了实现某个愿望想尽办法的有趣体验。

还是用外出郊游做例子,同样是要去10公里外的地方,我们走路费劲大,还是开车费劲大?结构选对了,我们只需要轻轻地用力踩油门,就不知道要比选走路的人快多少倍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角度思考,如果是去隔壁的邻居家做客呢?是走路费劲还是开车费劲?

所以,任何交通方式都不重要,也没有对错,而是我们如何合理地运用它们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们学习用已有的条件,选择合理的结构,高效到达我们真心想去的地方,就是创造训练营的意义所在。

“问4:真心想要很难找吗?”

芒种:难也不难,难在完全放下思维的评价,不难在我们从没忘记心中所爱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其实都很难不评价自己一番,思维帮助我们处理了很多生活中的事情,以至于我们太过于依赖它来做出判断,最终却忘了自己想要什么。

就好比一辆智能汽车,原来它只是帮我们导航,但后来它功能越来越丰富了,甚至开始擅自帮我们决定目的地了,我们明明想要吃美食,这辆智能汽车却把我们带到了加油站(因为汽车吃的是汽油)。这样的智能汽车你会想要乘坐吗?那么...我们的思维呢?像不像这辆智能汽车?

所以,我们在路上可以让智能汽车/思维帮忙导航,但是对于去哪里,只能我们做决定。

而对于想要去哪里,喜欢去哪里,是一种不带任何评价的「想要」,就好像我天然喜欢吃西瓜,你天然喜欢吃橙子,你很享受古典乐,我很享受广场舞,我们彼此没有高下对错,只是喜好不同而已。

而且弄清自己想要什么是一项需要训练的技能,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慢慢地练习,才能慢慢掌握,最终在关键的大抉择面前,才能从容不迫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要,是我们内心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像一颗被石头紧紧压住的种子,只要还活着,永远都渴望发芽。

“问5:为什么采用小班制?”

芒种:教学阻力更小,教学效果更好

交流更深入

我之前做的庄子训练营都是几十个人一期的训练营,效果也挺好,但是总感觉交流的深度不够,仅仅靠文字交流其实很多信息是难以传达到位的。

而视频课的形式就会好很多,我能更及时地感知到同学们的理解情况和学习状态,及时调整不同的例子进行说明。

定制化教学

书中比较散乱的知识点,我也会结合庄子心法、阻力最小之路、吸引力法则、行为结构设计等等原理,梳理成简单好懂的结构化内容,让大家能够轻松理解,并争取把每一个点都针对同学的不同认知情况讲透。这样大家理解清楚了才能实践到位,才能真正把创造运用在生活里发挥应用的效果。

学习氛围

并且,一小群同学之间也会慢慢熟悉,共同分享创造实践的心得和经验,也会让大家的学习效率更高。利用环境的结构动力,能让我们被动进行了很多次额外的学习,用我们的最小阻力的原理来讲的话,就是这样学习的阻力会更小。

总而言之,我希望创造这项能让我们改变对幸福认知的技能,可以更加深入浅出地教会大家,不然只是看书明白了一些创造的概念,实际操作起来似懂非懂,最后没有应用在生活里,就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了。

“问6: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是怎样的?”

课程:4节视频会议课+28天实践指导内容:创造=分离思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40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