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庄子bull秋水以道观之,何
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
从道的角度来看,什么是贵什么是贱呢?可以说贵、贱都是可以向反方向转化的;不要用传统成见去束缚你的心志,使它与大道相违背。
秋天时节水气旺盛,很多小河汇集到黄河里,水面暴涨,河中小洲之上,望过去分辨不清是牛是马,于是黄河之神河伯沾沾自喜,以为天下壮美尽在自身。
当河水继续东行到达北海,环顾四周却不见水的边际。此时河伯才收敛他志满意得的神态,沮丧的承认大海的无限宽广,海神才是最伟大的。
大海之神北海若听后不以为然,中原在四海之内就像大谷仓中的一粒粟一样渺小,大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像小树苗长在大山之中吗?伟大二字又从何谈起呢?
每个人看世界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但从“道”来看,万事万物却没什么不同。所以北海若说:“所谓贵贱都是人的意识形态决定的,随时可以转化,不要让人的传统成见蒙蔽了道的无偏无私,违背道的初衷。”
的确,所有人都认为天地很大,但从整个宇宙来看,天地不过小如米粒;大家都认为苍蝇腿上的毛很小,但比起更细微的细菌或微生物,也是庞然大物。所以万物大小的相对性就很明了了。
同样的,昔日尧、舜帝用禅让的方式传承帝位,成为传世佳话,被后人誉为圣王;但燕王哙禅让帝位于子之,短短三年就发生内乱而导致亡国。同样是“禅让”,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和评价。
从前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相争而称王;楚国白公胜却因争夺而死亡。所以争夺和禅让,有人受到尊敬,有人遭到唾弃,高低贵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没有所谓的仁慈,它对万物都一视同仁;道家所说的圣人也一样,视同一律地对待天下每个人。
所谓的不同,只不过是我们主观的思考与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从“道”的角度来看,一切都是客观规律,万物并没有贵贱之分。
木铎国学心理馆增长一点国学知识,收获一份心灵慰藉~请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1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