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乌鲁木齐人民公园,为什么又被叫做ldq

发布时间:2021/8/7 10:40:36   点击数:
彭洋治疗白癜风 http://www.hyfdcw.com/news/58682.html

乌鲁木齐人民公园是市民游玩锻炼的一处胜地,但是如今,人们相约去人民公园,往往说“走,到西公园去!”。人民公园为什么被称为“西公园”?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人民公园是清乾隆二十年(年)建造。

年,在扩建城市的同时,对“海子”进行了清理,并整修了堤岸,遂改名为“鉴湖”(意为澄清可鉴)。鉴湖原系乌鲁木齐河潴成的湖沼,四周丛生着细密的芦苇,绿树环绕,俗称“海子”,后改为“关湖”。

后来,不知何故,“海子”改称“关湖”,继而在湖南岸建造两层小阁楼一座(即今湖心亭)。

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地区,4年后,伊犁回归祖国,年新疆建省,省会为现在的乌鲁木齐,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将“关湖”四面取直,使“关湖”清澈若镜,并取庄子“鉴于止水”和朱熹《观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之句,改称“鉴湖”(现在夏季可鉴湖泛舟)。

人民公园是在鉴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后曾更名为同乐公园、中山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整修定名为人民公园。人民公园是以文化、娱乐、休闲、历史古迹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娱乐休闲公园。公园占地面积为亩,南北长米,东西平均米,呈长方形。园内绿地面积为24万平方米,湖水面积1.8万平方米,有乔、灌树种80余种。

园内有乌鲁木齐市老八景中的三景:鉴湖泛舟、翠馆鸣禽、阅微草堂,有丹朝阳阁等古建筑。

园内幽静的深巷、秀美的园亭,土沃田腴,山温水软,风光绮丽,胜迹遍布。碧波荡漾的鉴湖,一山一胜,胜胜相形,故地尽现塞外之美。

山色是那样苍翠,波光是那样澄碧,确乎让人流连。如果行于山野,楫于河流,满目都是云烟,满目都是风月,似乎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老树,都记录了历史的沧桑,都在叙述遥远的故事。

岚园特色,阅微草堂

岚园是人民公园的特色景点之一,整体占地约平方米,为提升人民公园的园林品位和文化底蕴,打造乌鲁木齐市集园林、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纪念性景点。

说起人民公园,不得不提起为纪念清代著名学者纪昀(即纪晓岚)而修建的阅微草堂。纪昀因漏言革职《清史稿卷》,于年被遣戍新疆,驻在迪化市内,年被赦回北京。

他来乌鲁木齐前,京城虎坊桥故居中的书斋称号“阅微草堂”,据考旧址,即今北京晋阳饭庄,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二十四卷中,有许多篇章记载了乌鲁木齐的风土人情文章故事。

年为纪念清代著名学者纪昀(即纪晓岚)而修建了“阅微草堂纪念馆”,年从旧址迁至现在的位置,年底,人民公园邀请专家先行研究,年10月,邀请了建设、园林、历史、文化、旅游、科研等方面的专家二十余人,在林业局的主特下,召开纪晓岚新疆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的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工程项目的建设并正式定名为“岚园-纪晓岚新疆纪念园”。于年正式立项,同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年9月正式开放元。

岚园以原有建筑“阅微草堂”为基础和起点,总建筑风格结合仿清式北方庄重雄伟与江南园林式巧宜灵雅的特点,融南北风格于一园,总体结构分为功能不同的三个小院,严正、灵活、错落,小院规整,廊式多样,从屋顶形式及其组合来看,不拘一格,十分丰富。

分别采用了:硬山、悬山、歇山、八角攒尖、四角攒尖等式样,而“歇山”中则有“重檐歇山”“悬山”和“硬山”中则有“勾连搭”的作法。从建筑空间布局上,各单体建筑在平面上延展,通过彼此围合,形成不同功能与院落空间,大小、形状各异。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不同院落形式错落有致的空间格局。各院落通过轴线的重合、转折、弯曲而组织起来,通过彼此之间的“门”,完成空间的转换。

岚园中心的石刻小塔——“文宗之塔”矗立当中,塔上八个面,分别有八块浮雕,形象地展示了纪晓岚的生平大事。作为整体东西与南北方向的主要对景与联系点,自塔南行过石制曲桥,就到了以自然山水为主的“万水千山”庭院。

小桥流水飞瀑,迭泉岐拨石峰,南侧以湖为中心,精心安排自然式人造山水,作为全园的大背景与依托,同时以起伏的丘陵为环绕,湖上双亭,与水榭、士石山、瀑布,互成不规则三角形对景。北侧“书房”,是仿建北京纪晓岚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书房“阅微草堂”,表现当时纪晓岚日常生活情景。穿过“书房",就到了具有私密性的小庭院——“曲院洞天",由小石山、小叠瀑、小水池、石制棋盘构成主景。绕过北侧碑廊,与原有建筑“阅微草堂”连成一体。

中国的造园艺术

看到这儿,需要了解中国的造园艺术。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简言之,范山模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处理原则悉符画本。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

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路)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

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岗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给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前者如同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

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面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这是动观。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

像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主,即为一例。

园林景物有仰观、俯观之别,在处理上亦应区别对待。楼阁掩映,山石森严,曲水湾环,都存乎此理。“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这些词句不但写出园景层次,有空间感和声感,同时高柳、杏梢,又都把人们视线引向仰观。文学家最敏感,我们造园者应向他们学习。

至于“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跻攀”,则又皆留心俯视所致。因此园林建筑物的顶,假山的脚、水口、树梢,都不能草率从事,要着意安排。山际安亭水边留矶,是能引人仰观、俯观的方法。

湖心亭的故事

翠馆鸣禽,今称“湖心亭”,鉴湖又名西湖,鉴湖泛舟。

年,户部左侍郎张荫桓因是戊戌变法“康党要犯之首”被流放乌鲁木齐,次年张荫桓捐修鉴湖湖心小楼,起名“鉴湖亭”(现在辟为“湖心亭茶座”)。

于鉴湖岛上建成朱雕檐的小楼饰以绿瓦顶,与周围的水色及苍翠的榆柳十分和谐。以前每年农历六月六日逢会,游人如云,熙来攘往,最称热闹,现为游人摄影留恋的佳处。

年3月15日中央临时政府电令新疆巡抚改为都督,5月18日袁世凯任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杨增新上台后不几年,鉴湖便正式成为公共游览场所,人们称它为“鉴湖公园”或“西湖公园"(现也简称“西公园”。)

新中国成立后,鉴湖经过一番维修。显得格外秀丽,湖水清澈照人,配石拱桥、长木桥,天然人工融为一体,亭榭与长廊紧倚南岸,盛夏皓月当空,清幽的湖面一轮圆月闪耀,令人心旷神怡,成为游人流连忘返之地。

旅游出行快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2192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