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浓红残,春天快要过去了。沿着滨水公园的绿道信步,满眼里绿色。除偶尔有几树新栽的红玫瑰,一两枝黄亮的美人蕉,大片的单调的深绿顺着河岸向远方逶迤而去,看不到尽头。
拐过一道河湾,忽然看到草丛里有一大片飞舞的蝴蝶!袅袅顰颦,走走停停,上下翻动,好像在趁早争着赶一场集会。走得近了,我不由得笑出声来,原来是一片紫色的蝴蝶花开的正艳。
不由得想起一首优美动听的儿歌:“你看那边有一只小小花蝴蝶,我轻轻地走过去,想要捉住它。为什么蝴蝶不害怕?为什么蝴蝶不害怕,呦,原来是一朵美丽的蝴蝶花!”
蝴蝶花,又名兰草花,日本鸢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见于日本和中国,在中国的分布主要以南方地区为主,主要生长在山坡、草地、疏林地带。
蝴蝶花的花形俏丽,色彩斑斓,生命力顽强具有观赏价值和较强的抗逆性,这是它近年来从南方走进北方大地的主要原因。
另外,蝴蝶花还是中国民间草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瘀逐水等症状。
蝴蝶花原产中国,但其走出山林野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而见诸文献或诗词歌赋的时间较晚,一般要在明代及以后阶段才能看到。
明代*黄衷:“寒露盈盈满道傍,只看浮艳更无香。情知不带飞扬性,谩逐东风上下狂。”
明代*孙继皋描绘的更加清晰,直书:“蝴蝶梦为花,花开幻蝴蝶。紫艳双纷翻,香心不可拾。”
清代*吴绡:“日暖草花芳。满丛开,粉拍光。分明栩栩韩凭样。似临风探香。怕轻飞过墙。垂须展翅青枝上。石阑边。几回欲画。点笔笑滕王。”
清代钱湘:“阶前遍种双蝴蝶。花开袅娜春无力。风动护花铃。迎风粉翅轻。绿窗回梦短。梦影偏凌乱。花里见深深。当阶仔细寻。”
扬州是隋唐时代的第一大都会,古人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诗句,正如现在的北漂一族。隋炀帝就曾经三下扬州,其中的原因之一据说是为了三月看琼花,即诗仙李白所谓“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故事。
琼花是扬州的市花,又称蝴蝶花,此花晶莹如冰雪,开放时好像玉蝴蝶落满树枝,极为美丽壮观,是忍冬科荚蒾属植物。
但此花是灌木之花而非草木之花,自古就有“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美誉。
古代的文人因其翩翩可爱,极似蝴蝶,又兼其飘忽不定,庄周梦蝶的故事,就深得诗人们的青睐,宋人称其为“玉蝴蝶花”。
宋代诗人李觏:“蝴蝶生来只爱花,春工描样作奇葩。庄周有梦何曾觉,冰雪肌肤落几家。”
宋代*寇准:“堪赏东君造化奇,装成蝴蝶满纤枝。粉容轻翅攒花蕊,疑是寻芳未去时。”
明代*张维:“雪朵中间蓓蕾齐,骤开尤觉绣工迟。品高多说琼花似,曲妙谁将玉笛吹。散舞不休零晚树,团飞无定撼风枝。漆园如有须为梦,若在蓝田种更宜。”
可见只要是咏颂“玉蝴蝶花”的都是扬州的琼花无疑,而不是我们现在北方见到的草本蝴蝶花。
即使诗文的题目是蝴蝶花,在宋代及以前的诗篇中也大部分吟诵的是穿行翻飞的蝴蝶和鲜花而非现在的“蝴蝶花”。
如南朝谢朓:“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李白:“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南朝梁武帝:“飞飞双蛱蝶,低低两差池。”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等等很多的蝶舞花丛的意象,需要根据具体诗境仔细判断。
细雨中的蝴蝶花更是美丽:紫光闪闪,晶莹剔透,展翅欲飞,造化生动,真如精灵翩跹,让人叹为观止。
.4.2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