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何谓ldquo无我rdquo悟透
《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一书中写道,“人生实苦,万般痛苦,皆因有‘我’。浑然‘无我’,才能解脱。”人生有无量无数的苦,而万般痛苦,都是因为有“我”。
老子也说:“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人之所以觉得人生有诸多痛苦烦恼,都因太把“我”放在心上。
01“无我”即快乐之道?
一天黄昏,被痛苦生活压迫许久的庄周,心情郁郁地来到城外一片草地上,仰天躺下。此时,庄周试着放松自己,鼻息间是青草和泥土的芳香,不知不觉地,他睡着了。
他做了个梦,梦见他变成一只蝴蝶,色彩斑斓的羽翅,轻盈灵巧的肢体,他在花丛间快乐地穿梭飞舞。
春风拂过他的翅膀,柳絮碰触了他的触角,碧绿湖水面上波光粼粼,一团团柔软的白云在蓝天上慢悠悠地游动。庄周完全沉浸在这种美妙梦境中,忘记了自己。
突然间,庄周醒来,整个人还是懵懂的,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待他醒悟过来,认识到,原来刚才那个属于蝴蝶的“花花世界”完全是个梦,而那只蝴蝶就是他自己。
他醒悟到,何不在现实中,也转换一种“蝴蝶”状态?忘掉“我”,那么,就能很容易地感觉到快乐,不被苦难压得喘不过气。
像庄周这样的圣人,也曾有过被痛苦磨砺的低潮时期,何况我们凡夫?
夜深人静坐在电脑前加班的孤独身影,寒风里疾行而过的送货骑手,地铁站里窝在角落里抱着笨拙公文包掩面抹泪的白领,还有蹲在街边埋头啃着硬面包的异乡人……
生活总是苦多于甜,考验多过轻松。我们总有几个时刻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此时越是从“我”感受,就越是痛苦加倍。
如此,就更容易沉溺于痛苦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那么眼前的困境更是容易止步不前,无法解决。
所以,试着从“我”跳出来。不如也做个“庄周梦蝶”一样的梦境,让自己变成自由飞舞的蝴蝶,身处一个美妙的花花世界,让身心得到片刻解脱,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生活中去。
“无我”是一种精神换位的自我疗愈方法,并非主观逃避现实,推卸责任和义务。在“无我”的情况下,我们会暂时忘却“我”的存在。
进入忘我状态之后,工作的疲惫感顿消,生活中的质疑声也不那么刺耳,别人的冷嘲热讽似乎也与自己无关。如此,我们更容易投入眼前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更容易做出成绩。
如今的都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充斥着抉择与无奈,冷淡与疏离。常常在无助时,可以抱住的就只有自己,可顾影自怜的我们又会变得异常敏感卑微无力。
这时,我们更需要的不是自我怜悯,而是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让身心感受片刻快乐。不妨试试庄周这个“无我”的快乐之道,重新打开生活的大门。
02证悟无我,痛苦才会消失
法治频道某节目有一期内容是,警方在调查一起连环抢劫案,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速写,找来几组受害人,她们多为年轻女孩子。她们回忆嫌疑人长相时,都把那人形容得很高大很凶悍。
除了两个女孩描述的截然不同,她们口中的犯罪嫌疑人并没有那么高大,也并不凶悍。相反,嫌疑人个头不高,身材瘦削,抢劫时,还有点畏畏缩缩。警方采纳了两个女孩的证词。
因为,当时,这两个女孩身边有个阿姨,阿姨尽力保护了两个孩子,还试图跟嫌疑人谈判,稳定嫌疑人的情绪。
两个女孩的证词更为客观,不会因为恐惧而扭曲放大了嫌疑人的凶狠。结果不出所料,画出来的相貌跟后来抓捕到的嫌疑人如出一辙。
许多痛苦的“相”本就具有欺骗性,当我们习惯地以“我”为本体感受时,这种痛苦更会加倍被放大,恐惧便会主宰内心,因此,这时我们看见的,会偏离事物的真相。
唯有般若智慧,有了照见五蕴皆空的“无我”智慧,才能究竟离苦得乐。知道了“无我”,我们就要努力去证悟无我,这才是点亮心灯的过程。
证悟无我的结果,就是黑暗散尽,真相呈现,恐惧顿消。就好比生病了,医生开了药方,而自己拿着药方不去配药,只会无故呻吟,没有任何作用。只有拿药按时吃药,才能药到病除。
若不能“应病与药”,“无我”就是一盏闲置的灯,一个毫无用处的空想概念,并不能增进我们的般若智慧。
因此,证悟无我,就要遇到痛苦麻烦,懂得放弃我执,找到解决事情的办法,才能消除痛苦,获得自在。
人活着,固然有痛苦。佛法教我们“忘我”,就是要学会“苦中作乐”。在遇见坎坷、磨难时,不如把自己想成另一种身份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或是想成另一种存在,可以是云,是风,是小鸟,是世间万物,可以先什么都不做,只是短暂休憩,放空自我,忘记“我”的存在。
当我们学会“无我”这种自我放松的精神疗愈方法,痛苦消减之时,便能看见事实真相。了悟这个事实,这个世界将再也没有烦恼可言,而我们也可以毫无烦恼地尽情享受美好的生命。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略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