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苏轼王维韩愈为什么会是我们看到的那番可爱的模样,我们为什么会成为今日之我们,必须回到源头才能找到答案,先秦典籍里有中国人的精气神。再者,不读点原典,以后连清宫剧都可能看不懂。)
阅读提示:这一节有成语“越俎代庖”的由来。“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这句也是重点。吾辈不可做思想、见识上的聋盲者。
逍遥游
(二)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jué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jiāoliáo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yǎn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zūnzǔ而代之矣!”
尧打算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都已升起来了,而炬火还不熄;它要和日月争辉,不是很难吗?季雨及时降落了,而人们还在浇水灌地,这对于禾苗的滋润,岂非多此一举?先生如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会获得大治,可是我还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觉得能力不够,请允许我把天下交给你。”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得到治理,而我却还要去替代你,我将为了名声吗?‘名’这东西,不过是‘实’的附庸,难道我要充当附庸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不过占用一棵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不过喝满肚子。请回吧您,天下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啊!厨师即使不下厨,主祭的人也不会越俎代庖的!”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yè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cīlì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gǔ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惟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qí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bǐkāng,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肩吾向连叔求教:“我从接舆那里听到的,尽是不切实际的大话,说出口收不回来的话。我惊骇于他的言论,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没有边际,跟一般人的认识差异甚远,确实是太不近情理了。”连叔问:“他说的是些什么呢?”肩吾转述道:“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润白像冰雪,体态柔美如处女,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精神凝聚专一,能够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连叔说:“是呀!对于瞎子没法同他们欣赏花纹和色彩,对于聋子没法同他们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体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也是针对你而言的啊。那位神人,他的德行,与万事万物混同在一起,世人期望世间得到治理,但是,有谁愿意忙忙碌碌去管世间的俗事呢!那样的人呀,外物没有什么能伤害他,滔天的大水不能淹没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他也不感到灼热。他所留下的尘埃以及瘪谷糠麸之类的废物,也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怎么会把忙着管理万物当作己任呢!”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yè之山,汾fén水之阳,窅yǎo然丧其天下焉。
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帽子到南方的越国,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花纹,根本就用不上它。尧治理好天下的百姓,安定了海内的政局,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四位得道的高士,不禁怅然若失,忘掉了自己的天子之位。
备注:有3处有疑问的地方。
1.粃糠,出自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之《庄子集解》。但中华书局,中华经典藏书,孙通海译注《庄子》作秕糠。部首不同。
2.“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本自中华书局,中华经典藏书,孙通海译注《庄子》。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之《庄子集解》作“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
3.“越人短发文身”,本自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之《庄子集解》。中华书局,中华经典藏书,孙通海译注《庄子》作“越人断发文身”。
音频读错一处:鹪鹩jiāoliáo巢于深林,读成了“森sen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