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槐珂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是知道鱼的快乐的,因为他的内心具有更强的感知力、审美力,长满柔软的触须,充满奇特的想象,并且是打通与外界的联系,连接万物与宇宙的。而一草一木一鱼的快乐都会感染他,或者说一草一木一鱼的快乐都是他内心快乐的映照,正所谓境由心生,物我交融。
庄子当是文艺男青年,当他看到花开的时候他也许会说花儿笑了,而惠子或许是生物学家,当他看到花开的时候想到的一定是花青素和光合作用的结果。一个充满感性,一个充满理性;庄子认为,万物皆有灵性,我想这是庄子是与惠子的不同。
惠子的逻辑是,我不是你,所以不了解你,不知你的喜怒哀乐,也不知你的所思所想。由此看来,惠子的内心用英文来说是Close的,由此推及万物都是Close的。因为关闭,所以没有对话,没有交流,也没有融合,就不知彼此,更不用说心心相通了,这个世界因此也了无生趣。
而庄子何为知鱼之乐呢?那是因为庄子的内心是Open的。因为开放,才能打通疆界,与宇宙及万物共生,超凡脱俗,天人合一。所以,庄子知道一只鱼儿的快乐。
或者是当他在濠梁之上,和惠子一边散步一边闲聊。风从河岸吹来,带着山野的气息,目之所及皆是绿树葱翠,繁花耀眼,不时还飘来阵阵花香,传来几声鸟鸣,潺潺流水穿桥而过,蓝天白云当空,庄子瞬间心旷神怡,正好看到鱼儿,在水中往来游弋,也觉得鱼儿也是快乐的,这也恰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于是,庄子可“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如同大鹏鸟一样“水击三千,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延伸到美学范畴和文艺的表现手法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曾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也是庄子的观点。杜甫在安史之乱山河破碎之际感伤时乱,垂泪咏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正所谓“花”“鸟”皆著“我”之色也。
所有文艺的创作都离不开借物抒情,情景交融,就如一位画家朋友曾和我说过的,古人是多么浪漫,借一根彩带或一片祥云就可以飞天。倘若文艺家像惠子一样不知鱼,也不知万物之乐与忧,那该如何吟诗作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人聂鲁达说:“万物生机勃勃,我遂能生机勃勃”。庄子的“知鱼之乐”,可谓开创了艺术流派的先河而他笔下的“鲲鹏展翅”也有点意识流的先锋味道。
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及其吟咏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还有李清照高歌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都是来自庄子的情怀。这种“怒而飞”的豪情及阳刚之美唯有庄子独有,因此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应在庄子。难怪木心说:庄子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是浪漫主义。中国文学的源流,都从庄子来。汉代的赋家,魏晋的高士,唐代诗人,全从庄子来。嵇康、李白、苏轼,全是庄子思想,一直流到民国的鲁迅,骨子里都是庄子的思想。石涛、八大,似信佛,也是庄子思想。甚至,木心还认为,倘若没有庄子,中国的文化将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想当年苏轼历经人生波折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却能随缘自适,随遇而安,抒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及“吾心归处是吾乡”的感慨,苏轼骨子也有庄子的一种豁达与超脱。
庄子还是自然主义者,他认为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没有受到任何的束缚和羁绊,就像大鹏鸟展翅遨游太空一样,是最逍遥,最快乐,也是最美的状态。就如一朵花的开落,一朵云的卷舒,一阵风的来去……清净无为,顺应自然,是生长的最佳状态。
世间万物,天人合一,美美与共,如同江河湖海,各得其所,和而不同。
那么,逾越千年,回到现实,我们是否也可汲取先哲的一点精神养分?放慢脚步,不急功近利,不揠苗助长,以人为本,让生命自由呼吸,顺应自然的节律,静待花开!
——————————————————————
作者简介▼
王槐珂,海口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教书之余喜欢阅读、旅行、写作。
??????
约稿启事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
vip.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