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老子的生死观

发布时间:2021/1/17 4:30:47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中国哲学的另一支重要代表流派道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和庄子。老子开创了道家学派,而庄子作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观,使其成为真正的学派。所以,道家又被后世人们称为“老庄之学”。

道家核心思想“道”贯穿于“生死观”,体现在遵循生死规律,生死“天道”所定,所以既不要悦生,也不要恶死,要“生死齐一”。

老子(约前年-前年)哲学中“道”是其中核心概念,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也就是说道是万物之始,通过永恒的变化赋予万物生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质是自然的,世间万物的运行都遵循自然而变化,人的生死也是顺其自然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是说“飘风”“骤雨”等“道”所产生的天地万物不会永久存在,更何况是人类呢?教导人类要从自然的角度去看待生死。

《道德经》中有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所谓“出生入死”就是人的出生是生,进入坟地就是死。他认为有些人长寿大约占十分之三,也有些人短命也占十分之三,但是还有些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却自己走向死亡的,也占了十分之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为了活得长久过于追求财富与名利,造成养护太过,反而适得其反,过早夭折。由此,老子在“道”的基础上对于人之生死的观念是强调顺其自然,不要追求太多违背“道”的事,真正善于养护生命的人要养心,追求一种无为的精神境界,不为名利烦累,这样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军队中打仗不会受到伤害;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样就不会进入死亡的范围了。

面对死亡,老子以辩证统一的关系讨论了“死而不亡”,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其中的寿即为不朽。所谓的死而不亡其实是追求一种精神生命,这种生命可以超越肉体的短暂生命,使其精神达到永恒。

这种精神就是要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修炼,这样即使形体的消亡证明了生命是有限的,但从宇宙大化的角度来看,有限的生命已经融合到了无限的宇宙大化之中,从而生命变为了无限。

师傅开灶

谢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937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