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逍遥游全文解读2

发布时间:2019/4/11 16:21:57   点击数: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鸟”自然要去南朱雀这个帝位。到了天池才能够洗涤掉人间一切污垢,才能去除人间的一切苦厄,才能成仙。

《齐谐》者,志怪者也。

庄子在这里搬出了《齐谐》这部专门记载古代先秦奇闻逸事的书,旨在加强了自己所描述的事情是有出处的,不是自己编的。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一段话引用了《易经》的乾卦的理论,“水击三千里”也叫做“御飞龙”,真阳一气从一阳来复的“潜龙勿用”,到成长为“飞龙在天”,是要经过三变的,从“潜龙勿用”、地雷复到“见龙在田”、地泽临,再到终日乾乾、地天泰,这三个卦,坤卦都在上,坤代表水,所以“水击三千里”是在讲阳气的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个“九万里”不是距离长短高下,不是量词,而是《易经》中的“用九”——“九”是指“阳气”。阳气上升增长才能变成纯阳,才能上天,才能成仙,所以这句话要这样解读。

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一句话又引用了《易经》的坤卦的理论。“六月”不是指六月份或者六个月,坤代表着阴、静、息;“六”是坤卦中的“用六”,六是阴爻的别称,所以“去以六月息者也”要作为修炼过程中的“致虚极,守静笃”来理解。

所以上面这一整段话是在告诉大家:修道过程中“御飞龙”和“游六虚”的层次体会。

以下是《庄子注疏》原文,([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对照版: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注〕非瞑海不足以运其身,非九万里不足以负其翼。此岂好奇哉?直以大物叉自生於大处,大处亦铃自生此大物,理固自然,不患其失,又何措心於其闲哉。

  〔疏〕运,转也。是,指斥也。即此鹏鸟,其形重大,若不海中运转,无以自致高升,皆不得不然,非乐然也。且形既迁革,情亦随变。昔日为鱼,涵泳北海;今时作鸟,腾书南淇;虽复升沉性殊,逍遥一也。亦犹死生聚散,所遇斯适,千变万化,未始非吾。所以化鱼为鸟,自北租南者,为是凌虚之物,南即启明之方;鱼乃滞溺之虫,北有幽冥之地;欲表向明背阁,拾滞求进,故举南北鸟鱼以示为道之径耳。而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日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注〕夫翼大则难举,故搏扶摇而后能上,九万里乃足自胜耳。既有斯翼,岂得次然而起,数仞而下哉。此皆不得不然,非乐然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注〕夫大乌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枪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问矣,其於适性一也。

  〔疏〕姓齐,名谐,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齐国有此徘谐之书也志,记也。击,打也。搏,斗也。扶摇,旋风也。齐谐所着之书,多记怪异之事,庄生引以为证,明己所说不虚。大鹏既将适南淇,不可次然而起,所以举击两翅,动荡三千,跟路而行,方能离水。然后缭戾宛转,鼓怒徘徊,风气相扶,摇动而上。涂经九万,时隔半年,从容志满,方言憩止。适足而已,岂惜情乎哉。

执明子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67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