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庄子 >> 庄子推荐 >> 南怀瑾先生发挥四种观念
◆◆◆◆◆◆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
这是发挥老子的观念了。当然庄子不一定发挥老子的观念,可是他和老子的思想是连续的;所以中国文化提到道家,都是老庄并称。“故圣人有所游”,圣人境界,得道的人,自己有他用心的地方,就是逍遥而游,自在而解脱。
“知为孽”,知识本来好的,知识愈高,造孽愈多。“孽”是罪孽的孽,不是佛家那个“业”。佛家的业是事业的业,包括善、恶,以及非善非恶的无记,共三种业。庄子这里这个孽,就是坏业,是佛家所说的恶业。所以知识愈多,有时候,反而变成在造恶业。
“约为胶”,“约”就是约束,就是许多道德的规范,观念上的戒条。越保守的人越有自己的范围,结果变成固执,变成黏胶一样,自己不得解脱,被它胶住了,就是佛家所讲的执著。“德为接”,道德本来是件好事情,可是,一般人用到反面去了,待人接物装起一副道德的样子,所以道德仁义变成可利用的工具了。“工为商”,这不一定是做工的工,是工于思想,工于技能,脑子特别好,造出来的东西叫做工。好的东西造出来以后,谁都要买,就变成商业行为,庄子从正反两面都讲了。
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斫,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
“圣人不谋”,真正得道的人,用不着对人家打主意,不需要用谋略。“恶用知”,不需要用知识,知识本身并不坏,可是它会使人颠倒,把它用在坏的一面,就变成谋略去害人。其实谋略也不是坏,只是变成了阴谋,就会偷偷地害人了,是私底下害人;所以,圣人不用权谋,因此也不需要智慧。
“不斫”是不雕琢,就是不装模作样,人生直道而走,该如何处便如何,不会故意把自己打扮伪装一番。“恶用胶”,所以自己用不着有个界限。“无丧,恶用德”,圣人处世,无所谓得失,不会说样样东西都属于我,“无丧”,就是没有失,没有感觉失去了什么。说钱,你要用就拿去吧!不会觉得是损失,或者不高兴,所以没有丧的观念。另有一个道德的名词,理论上叫做布施,认为布施有功德,这些都是人自己造出来的。直道而用之,无所谓什么布施啊,供养啊,所以是“恶用德”。
“不货,恶用商”,他不想做生意,他不好货。这个货代表一切物质,人都是好物质的,被物质所困扰。读古代的历史,某某帝王“好货”,就是说,他喜欢东西,看到这个茶杯好,最好属于我;看到戒指漂亮,就想要;所有好的东西都想要,就是好货。圣人境界,不好货,不好东西。
好货啊,那很厉害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好货,看到好东西就要。譬如对面国际学舍,这两天,什么出口成衣呀,外销卖不掉的,又便宜又好看,有这个便宜机会可得,一定去好货。所以人生好货是免不掉的,都会被外面的东西所引诱。但是圣人不好货,何必要商呢?所以不需要做生意。
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
所以这四种,不需要谋略,不需要智慧,不需要自己弄个范围,不需要想办法把人家口袋里的钱弄到自己口袋来。“四者,天鬻也。”“鬻”就是养的意思,是天生天养,上天生一个人,总有机会让人活下去,除非人自己捣乱。“天鬻者,天食也。”靠天吃饭,如果顺其自然的话,正常的生命会自然活下去。“既受食于天”,天地生人,除了自己跟自己捣乱以外,正规的平常生活,每一个人都会活得很好;“又恶用人!”不须别人的帮忙,更不须妨碍别人,才使自己能生活下去。
我们人活在天地之间,没有不妨碍别人的,一定会妨碍了别人,才活得下去。就像夫妇父子,兄弟姊妹之间,都是互相妨碍!你把饭做好,我下班回来要吃饭;一定要妨碍了他人,自己才吃得到饭。人都不能自立,如果能够自立,就不会妨碍别人,这是天徳,也就是庄子的观念。
——南怀瑾先生《庄子諵譁》
《庄子諵譁》相关阅读
谈《春秋》
说《史记》
职业和事业
天地万物一匹马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有道者如何生活
中国文化内圣的道统
说心物一元
庄子说不能胜天
平凡的智慧
聪明努力不一定行
用兵的原则
推荐书籍《庄子諵譁》
南怀瑾先生遍研诸子百家之学,对经藏道法又有多年的亲身修证,故对于《庄子》,颇有心得。南师讲《庄子》,自有一格,不斤斤于个别语译,游乎经史子集之中,不论出世入世,评比精义,正说反说,更提示《庄子》出入禅道的旨意加之语言通俗明白,深入浅出,是当代读者接近《庄子》的最好读本。
↓↓↓点击"阅读原文"
南怀瑾先生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haoqc.com/zztj/16542.html